利用食物也能教育,妈妈们傻了吧

2024-10-14 00:22:08

1、  孩子的“食商”不太高  日前,美国密歇根大学儿童医院对1700多名4~18岁孩子的父母进行调查发现,只有1/6的孩子日常饮食非常营养,仅1/3的父母认为给孩子养成了健康的饮食习惯,超半数家长不能很好地识别哪些食物有营养,两成父母认为不必限制孩子对甜饮料和垃圾食品的摄入量。研究负责人莎拉·克拉克说,家长工作繁忙使得在家吃饭次数减少,全家更趋向于选择方便食品和快餐。但这些食物往往富含糖、脂肪,容易导致儿童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儿童对食物的偏好是另一大难点,高糖、高脂肪食品通常口感更好,家长不得不在孩子和垃圾食品中间进行一场“拉锯战”。

利用食物也能教育,妈妈们傻了吧

3、儿童吃零食、喝饮料的情况也很普遍,6~11岁、12~17岁人群每周至少喝1次饮料的比例分别为32.9%和42.3%,而且城乡差别不大。《指南》指出,孩子喜欢吃的零食中,坚果相对营养,但能量较高,不宜过量食用;辣条、甜饮料等能量高、盐多、糖多,其他有益营养素少或几乎没有,常吃会增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风险,还会影响食欲,改变饮食习惯,不利于正餐的摄入以及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利用食物也能教育,妈妈们傻了吧

5、  父母饮食教育不到位  儿童膳食不均衡的背后,是父母教育不到位。《生命时报》记者曾多次目睹家长以至梦蛭悝非健康食品和甜饮料“贿赂”孩子,比如“让医生看看你的眼睛,爸爸一会儿给你买饮料”“下次考100分,妈妈带你吃炸鸡”等。另外,隔代养育的孩子更容易受到老人的纵容,养成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吃饭时,家长对孩子表现出过度纵容或严厉的两极分化现象。《指南》指出,经常边吃饭边看电视的孩子占42.3%,因看电视对进餐影响较大的比例为39.4%;进餐时父母“经常”或“有时”批评学龄儿童的比例分别为14.8%、27.5%,孩子会因批评而“吃不下饭”或“勉强吃一点”。研究表明,消极情绪、吃饭不专注,可导致孩子更倾向于吃不健康食物,严重的会诱发胃肠道疾病。

利用食物也能教育,妈妈们傻了吧

7、  孩子应了解食物和营养相关知识,比如平衡膳食宝塔、食物多样化原则、荤素搭配等;看得懂营养标签,避免选择添加了大量盐、甜味剂、香精的加工食品;学习烹饪,避免今后过度依赖外卖;三餐合理,重视早餐,天天喝奶,足量饮水,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开展“食育”。日本2005年就颁布了《饮食教育基本法》,其中包括家庭营养教育推进会议。美国则由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发起“让我们行动起来”运动,建议家长以身作则,坚持健康饮食,多和孩子一起动手准备营养丰富但低糖、少盐的健康晚餐。

利用食物也能教育,妈妈们傻了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