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8杯水”,到底是多大的杯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
“每天8杯水”,你知道这里说的杯子的大小吗?
实际上,“每天8杯水”是一个舶来概念,有它特定的含义。这里的“杯”并不是指任意容量的杯子,而更是一个容量单位。
我们知道,英美两国非常奇葩,固执地使用它们自己的传统度量衡单位,很多我们意识中的容器在英美却是具体的度量衡的量的意义。比如,茶匙、汤匙。
“杯”作为不同食物份量时,具体的量是不同的。比如,一杯蔬菜,一杯鱼肉、一杯咖啡、一杯酒,等都代表不同的具体剂量。
具体到“每天8杯水”的杯是特指8盎司杯。
最常用的一次性纸杯也是8盎司杯。
不同于像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对于不同人群有相应生理需求量,和“每日膳食营养素推荐量(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RDA)”。
由于水的实际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和身体活动水平,根本无法确定固定的“生理需求量”。
一个最为被广泛接受的说法是,肾脏排泄代谢终产物最低的尿量需要不能少于500毫升,医学上每24小时少于500毫升称为“少尿”。
因此,成年人每24小时摄入的水分,而不仅仅“喝进去的水”,最低需要的量是:“500毫升+粪便中的水+皮肤和呼吸的不显性失水—代谢产生的内生水”。
由于呼吸失水与内生水的量几乎一致,因此,可以简化为“500毫升加粪便中的水,和皮肤不显性失水”。这也是上述有一位学者给出的“水需求每天不低于0.91升”建议的依据。
再次提醒,这里说的不是“喝进去的水”,而是24小时深入体内的总水量。
事实上,所有医学研究和指南中,使用的都是24小时摄入的总水量,并不论是通过什么途径,还是什么形式摄入的。比如,不管是喝水、喝茶、喝粥还是喝奶,以及还是静脉输液。
但是,每天约1000毫升的“基本生理需求”的水摄入,通常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生理舒适性的需求,不舒适突出表现就是口渴。
因此,人们往往为了减缓口渴的不适,或者出于习惯,摄入远高于生理需求的水分。
好在,在健康人,肾脏具有强大的水平衡能力,喝水多了,血液渗透压减低,会快速抑制抗利尿素的分泌,减少水分重吸收,增加尿量,在很短时间就重新回归体内的水平衡。
肾脏排出体内多于水分的最大能力,每小时可达700到1000毫升。
这就是我们在没有大量额外失水(比如大量出汗或腹泻),快速喝下大量水会很快跑厕所的道理所在。
正因为肾脏这种强大的功能,我们即使喝大量水,也不会造成危害。这个大量,每24小时可以达到15到20升,甚至可以更多。
比如,有的年轻人飙酒时,2、3个小时就能喝下2箱即20瓶500毫升装的啤酒。也就是喝下约10升的水,相当于40杯,并没有因此给肾脏造成负担,更没有喝出水中毒。
可见,人每天可以喝水的量是极其宽泛的,在一定范围内,根本没有必要计较多一点少一点。
人每天到底应该喝多少水?24小时水适宜摄入量
美国科学院医学研究所2014年修订的水和电解质参考摄入标准,基于水的人体代谢和美国国民第三次饮食调查的数据(人们日常生活习惯下实际摄入的水量),分性别和年龄组给出了摄入总水分的参考建议。
对于成年人,建议是:
男性:3.7 升/天。其中含约3.0 升(约13杯)全部液态饮品,包括饮用水。
女性:2.7 升/天。其中含约2.2升(约9杯)全部液态饮品,包括饮用水。
无论男女,实际上都高于“每天8杯”的建议。
请注意,以上建议的饮水量使用的概念并不是通常说的“生理需求量”,或者“每日膳食营养素推荐量”,使用的是“适宜摄入量”,或“充足摄入量”。
适宜摄入量(Adequate Intake,AI)是指对于没法确定RDA的营养素,基于观察或实验,假定一个估计量,这个量可以保证目标健康人群中95%的个体的需求。
综上所述,关于喝多少水,范围真的非常宽泛。这这个宽泛的范围内,都不会带来健康危害。
相反,国内“科普界”各种不一致的说法反而让人们无所适从。
笔者曾打趣说,关于喝水,科普看多了就是陷入“邯郸学饮”的困境,不知道是用左脚还是右脚喝水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