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实验室净化工程设计与施工
卯傍垩髋医学实验室是在医学实验室的设计、建设和营运中,满足对取自人体的标本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免疫血液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病理学或其它检验的实验室,它可以对所有与实验研究相关的方面提供咨询服务,包括对检验结果的解释和对进一步的检验提供建议。
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即:
功能分区要科学;布局流程要合理;洁污路线要清楚;预留发展要有空间;合理利用面积;确保工作安全。能收集、处理、记录、报告、存储或检索检验数据和信息的系统。
标准化:按照标准化医学实验室,从布局设计、设备配置、到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作业规范、医生培训等全面考虑,保障医学实验室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体外诊断质量和服务保障,要有利于医学实验室管理。
个性化:主要凸显灵活性、实用性和可拓展性。不同用途的医学实验室会越来越多,不同规模的医学实验室会不断出现。
网络信息化:设计与建设要符合网络国际标准,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和平台。设计也要有利于无纸办公,要有利于实验室信息交流,医学实验室应能访问满足用户需要和要求的服务所需的数据和信息。
绿色、安全、高效、舒适是建设医学实验室四大要素,要有利于检验结果准确可靠、要有利于技术人员健康、防止院内感染,要有利于有害物质排放,要有利于环境保护,要有利于实验室安全。医学实验室应有文件化的程序以保证始终能保持患者信息的保密性。

7.构造与装饰要求
7.1预埋在钢筋混凝土构件和墙体上的铁件、木框等应牢固,木砖和木框应做防腐处理,预埋铁件外露部分和吊杆支架应做防锈或防腐处理。
7.2不同材料相接处采用弹性材料密封时,应预留适当宽度和深度的槽口或缝隙。
7.3所有建筑构配件、隔墙、吊顶的固定和吊挂件,应与主体结构相联,不应与设备支架(如传送带吊杆、风管吊杆以及有振动的设备)和管线支架相联接。
7.4建筑装饰及门窗的缝隙应在正压面密封。
7.5改建工程在隔墙拆移、打洞、管线穿墙和穿楼板等施工后,应修补牢固,表面进行相应装饰,防止积尘掉灰。
7.6管线隐蔽工程应在管线施工完成并进行试压验收后进行。管线穿墙、穿吊顶处的洞口周围应修补平齐,严密,清洁,并用密封材料嵌缝,隐蔽工程的检修口周边应粘贴气密性密封垫。
7.7医学实验室地面垫层下应铺设0.4~0.6mm厚的防水薄膜作防潮层,接头处搭接50mm,用胶带粘牢
7.8踢脚板部分施工时应与墙面平齐或略缩进2~3mm。当踢脚板与地面材料相同时可做成小圆角,其圆角半径R应大于等于50mm;当踢脚板与地面材料不同时,应用弹性材料嵌固。
7.9医学实验室地面应水平度应保持±3°范围内,并在合适的位置预留有溢水地漏,地漏应低于地面2-4mm,生物安全暴露紧急淋雨区地面应低于普通区域5-10mm,留有双下水地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