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全文及解读 岁时

2024-10-15 02:53:40

1、【原文】火树银花合(09),谓元宵灯火之辉煌;星桥铁锁开,调元夕金吾(10)之不禁。 二月朔(11)为中和节(12),三月三为上巳辰(13);冬至百六(14)是清明,立春五戊(15)为春社(16)。寒食(17)节是清明前一日,初伏(18)日是夏至第三庚(18)。【注释】 (09)火树银花合:唐代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中有“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之句。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灯节或上元节,且因其为春节的最后一个高潮,家家户户皆张灯结彩,热闹庆祝,火树银花合就是形容烟花灯火灿烂辉煌的情景。 (10)金吾:汉代禁止夜行的官。古代通常在城中实行宵禁,这里的星桥铁锁开,指元宵节时取消了夜禁。 (11)朔:农历每月初一称朔。 (12)中和节:唐德宗李适在贞元五年(公元789年)制定,本来在二月初一,后将土地神生日纳入其中,改为二月初二,人们在这天互相赠送瓜果百谷。 (13)上巳辰:即上巳节,三月上旬的巳日,称上巳。后来定为三月三日。 (14)百六:一百零六天。 (15)五戊:戊是天干的第五位,五戊是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 (16)春社: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活动。 (17)寒食:春秋时晋国贵族介子推曾从晋文公流亡国外,助晋文公复国有功,但文公回国后赏赐随从臣属时,没有赏到他。因此他与母亲隐于山中。晋文公纵火烧山,想逼他出来,但介子推抱树不出,被烧死。晋文公命令百姓每年在这一天禁火,故名寒食。 (18)初伏:第一个伏日,按中国古代历法,这是夏天的开始。 (18)庚:天干的第七位。【译文】 火树银花合,是形容元宵节的灿烂辉煌;星桥铁锁开是说元宵节这一天开禁,放下吊桥听任城内外游人自由往来观赏灯火。 二月初一是中和节,三月初三日为上巳春浴之时。冬至后第一百零六天是清明节,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叫做春社;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初伏日则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

《幼学琼林》全文及解读 岁时

3、【原文】 秦人岁终祭神曰腊,故至今以十二月为腊(31);始皇当年御讳曰政(32),故至今读正月为征。东方(33)之神曰太皞,乘震而司春,甲乙属木,木则旺于春,其色青,故春帝曰青帝。南方(33)之神曰祝融,居离而司夏,丙丁属火,火则旺于夏,其色赤,故夏帝曰赤帝。西方(33)之神曰蓐收,当兑而司秋,庚辛属金,金则旺于秋,其色白,故秋帝曰白帝。北方(33)之神曰玄冥,乘坎而司冬,壬癸属水,水则旺于冬,其色黑,故冬帝曰黑帝。中央(33)戊己属土,其色黄,故中央帝曰黄帝。【注释】 (31)腊:古代阴历十二月的一种祭祀,冬至后第三个戌日祭祀众神。 (32)御讳曰政:古时农历一月是天子召集大臣议政的月份,所以名“政月”。秦始皇名嬴政,秦时为避讳,改“政月”为正月,并沿用至今。 (33)古人用阴阳五行来解释季节和方位,将金木水火土五行与东西南北中及春夏秋冬相配,又和八卦及天干对应,它们的对应关系是:中央:戊己,黄色,属土; 春:东方,甲乙,青色,震位,属木; 夏:南方,丙丁,红色,离位,属火;秋:西方,庚辛,白色,兑位,属金; 冬:北方,壬癸,黑色,坎位,属水。【译文】 秦人每年岁终祭神称为腊,因此至今日皆称十二月为腊月。秦始皇的名字叫嬴政,秦人避讳读正为征,后世便沿用此例读正月为征月。 掌管东方的神称做太皞,乘震位而司春令,震属木而木旺于春色青,故又名青帝;掌管南方的神称做祝融,居离位而司夏令,离属火而火旺于夏色赤,故又称为赤帝;掌管西方的神称做蓐收,当兑位而司秋令,兑属金而金旺于秋色白,故又称为白帝;掌管北方的神称做颛顼,乘坎位而司冬令,坎属水而水旺于冬色黑,故又称为黑帝;四方的中央属土,土旺于四时色黄,所以中央属于黄帝当权。

《幼学琼林》全文及解读 岁时

5、【原文】 片晌即谓片时,日曛(44)乃云日暮。畴昔(45)、曩者(46),俱前日之谓;黎明、昧爽(47),皆将曙之时。 月有三浣(48):初旬十日为上浣,中旬十日为中浣,下旬十日为下浣;学足三馀(49):夜者日之馀,冬者岁之馀,雨者晴之馀。 以术愚人,曰朝三暮四(50);为学求益,曰日就月将(51)。焚膏继晷(52),日夜辛勤;俾昼作夜(53),晨昏颠倒。 自愧无成,曰虚延(54)岁月;与人共语,曰少叙寒暄(55)。 可憎者,人情冷暖;可厌者,世态炎凉。【注释】 (44)曛:日落时的余光。 (45)畴昔:往昔,以前。 (46)曩者:以往,以前。 (47)昧爽:指黎明。昧,昏暗不明。爽,明亮。 (48)三浣:古代官员每十天发一次俸禄,休息一次,洗衣洗澡,称为一浣。 (49)三馀:汉末董遇好学,曾对人说:“学者当利用三余,夜者日之余,冬者岁之余,雨者晴之余。” (50)朝三暮四:古时有个养猴的人,发栗子喂猴,说:“早上三个,傍晚四个。”众猴皆怒。又说:“早上四个,傍晚三个。”众猴皆喜。见《庄子·齐物论》。亦载于《列子·黄帝》。后以朝三暮四指用诈术行骗,也指经常变卦,反复无常。 (51)日就月将:每天都有些成就,每月都有所前进。形容积少成多。 (52)焚膏继晷:点上灯烛,接续日光。形容日夜不停,非常勤奋地工作或读书。膏,油脂,这里借指灯烛。晷,日光。 (53)俾昼作夜:把夜晚当做白昼一般利用,形容夜以继日地工作或学习。俾,使,把。 (54)虚延:虚度。 (55)寒暄:问寒问暖。【译文】 片晌是说片刻的时候,日曛是说天将要晚的样子。畴昔、曩者都是前日的别称,黎明、昧爽都是天将破晓的时候。 一个月的时光分为三浣:初旬十日为上浣,中旬十日称为中浣,下旬十日称为下浣;做好学问要充分利用三余的时间,夜晚是白昼之余,冬季是一年之余,下雨天是晴天之余。 诈术可以欺人,譬如狙公饲狙的朝三暮四;为学要求日益进步,须如诗经上说的日就月将。 点起了灯来继续日间尚未完成的工作,形容日夜辛劳。俾昼作夜是说把白天和夜晚的作息弄颠倒了。 一事无成而自觉惭愧,可以说成虚延岁月。与人交谈讲一些客套话,则称为少叙寒暄。 趋炎附势羡富嫌贫,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这是最可憎的表现。

《幼学琼林》全文及解读 岁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