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
1、苏州古典园林,指中国苏州市境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170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60多处,对外开放的有19处,主要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园林。苏州园林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
2、苏州园林艺术特点采用移步换景,咫尺之内再造乾坤。四座园林占地面积不广,百但巧妙地运用了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度在一起,模拟自然风光,创造了“城市山林”、“居闹市而近自然”的理想空间。
3、沧浪亭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园内有一泓清水贯穿,波光倒影,景象万千。“沧浪亭”始为五代吴越王钱缪之子钱元亮的池馆。宋代著砘捃坑聒名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筑,因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沧浪亭主要景区以山林为核心,四周环列建筑,亭及依山起伏的长廊又利用园外的水画,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用,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

5、留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齐名。坐落在苏州市阊门外,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为明代徐时泰的东园,清代归刘蓉峰所有,改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清光绪二年又为盛旭人所据,始称留园。留园占地约30亩,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等组合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庭园小品。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卓越智慧和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7、苏州古典园林的建筑规制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也为中国江南民俗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