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1、一、结合教学目标交往教育。针对班上学生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通过课堂对孩子们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让“友好交往”、“快乐地与小朋友相处”这样的想法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脑海中。课堂之外,我也喜欢推荐一些有关交往的童话和故事书籍引导孩子们去阅读,做段落摘抄,定期分成小组交流谈体会,老师参与到讨论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使他们对人际交往这一行为具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和积极的评价,激发他们乐于交往的情感,促进他们积极参与社会交往,培养他们积极自主的社会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3、三、交流交往技巧培养交往能力。在实际的交往中,学生可能会碰到许多的困惑,缺乏交往经验的孩子一个人闷着小脑袋瓜是想不出为什么的,在引导孩子进行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教会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朝会课每周可以拿一次来做“排行榜”,班干部针对本周情况提出“最佳人气奖”的候选人,其他同学根据自己的了解,给喜欢的同学投票,选出一周内班上最受欢迎的同学。评选结果公布后,让孩子们举个例子说说自己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同学。在这样的交流中,学生慢慢从同学身上欣赏到了别人的长处,学会了别人好的交往技巧。在活动后,很多孩子知道了:要带着真诚的微笑主动与人交往;别人说话要仔细听;不要随便嘲笑同学,要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常常帮助别人的人会很受欢迎。

5、五、了解学生心理加强个别辅导。每个班都可以发现个别被群体排斥的学生,他们被其他孩子看作是不受欢迎的个体,他们难免沉默、孤僻、排斥性强、攻击力强。咎其原因或许因为自卑,或许因为孤僻,或许因为“唯我独尊”无法适应群体生活。对于这种学生,首先要从正面和侧面深入了解该生被排斥的原因。其次走进孩子要找到他的闪光点让同学欣赏他,乐意与他交往。最后还要教他交际的技巧让他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在社会化大生产的今天,脱离人群的“鲁滨逊”是无法生存的。沟通、交流这是人生活于社会的基础,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才能适应迅猛发展的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