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学习的7个常见错误,你家中了几个
1、形式主义 孩子坐在书桌前写作业。家长坐在一旁捧着手机“陪读”。在给孩子报听写的时候还要一手拿着课本,一手刷着手机。家长的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虽然家长上了一天的班很累,玩玩手机的确是能减轻压力,但是在孩子看来,这样的做法是极其不公平的。凭什么你们可以玩手机,而我却要写作业!不要假装陪伴,孩子的教育不会陪你演戏。建议:不要敷衍,好好陪伴孩子。在孩子学习时,家长可以在一旁忙自己的工作,可以拿起书本阅读。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你是什么样,你的孩子就是什么样,要想孩子放下手机,好好学习,请家长自己先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进步,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当家长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先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是不是出了问题。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但是教育却是家长逃不了的责任。

3、总是打扰 有些家长总是喜欢在孩子学习时关心孩子。一会儿“口渴了吧,快喝点水”。一会儿“刚买的樱桃,我洗好了,你直接吃”。一会儿“台灯够不够亮,我给你调调吧”。这种不合时宜的关心对孩子来说其实是一种打扰,让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年纪小的孩子本就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家长三番两次的打扰,更让孩子无心学习。对策: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空间,在孩子的学习的时候,尽量不要发出声音影响孩子,也不要去打扰孩子,不要去给孩子送水、送水果。一些不重要的小事等孩子写完作业再说也不迟。

5、指责老师“老师,睡了没?”“睡了,怎么有事吗?”“你睡觉了,我闺女还没睡觉呢!你睡什么睡?你给孩子布置那么多作业,凭什么你能睡觉,我孩子12点不能睡觉?”这是发生在家长群里的一段对话。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有时候作业多的情况下,家长又烦躁又心疼孩子,甚至会对老师有意见。如果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合理,可以私下和老师商量,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不是不管不顾的直接指责老师,甚至在孩子面前抱怨老师。孩子对老师的态度会受家长的影响,家长若不尊敬老师,孩子也对老师毫无尊敬可言。孩子对待老师的态度实际上是对待知识的态度。在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如果对知识不尊重,其结果可想而知。建议:家长当然要保护孩子,但是在老师没有过错的情况下,请和老师站在一起,而不是和孩子站在一起反对老师。在孩子抱怨作业多的时候,请耐心告诉孩子:学习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每个人都一样。并且要以身作则,尊重老师,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7、一手包办 自己先把老师布置了哪些作业弄清楚,然后开始安排孩子先写哪些,后写哪些,到点了就开始催孩子写作业,孩子一点都不用操心,只管写就好了,其他的家长都管着呢。家长这样做,现在看孩子的确每天的作业完成的不错,学习成绩也还不错,但是一上初中,孩子成绩就不行了。不是孩子变笨了,而是离开了家长的安排,孩子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学习。学习这件事上,家长做的多了,孩子自己就做的少了。家长要明白,自己不可能一直陪孩子学习,孩子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比做什么都重要。对策:该放手的时候恰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不要怕孩子离开你不行,因为他迟早要离开你。与其一味包办,不如让孩子拥有独立学习的能力。请家长对照以上错误,看看自己有没有踩雷。阳光守护帮助孩子们科学使用手机,设置好孩子手机或ipad的锁屏时段和学习中暂时禁用的应用,让孩子形成好的手机使用习惯,有充分的时间学习。家长使用远程截屏功能,可以实时获取孩子手机屏幕截图,了解孩子的动态,及时调整沟通和管理方式,也能减少自己的担心和焦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