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春节(过年)习俗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

2、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腊月二十八【贴春联、宰畜牧】
1、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都开始贴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蜂擒萏赃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潮汕人贴春联多在除夕的上午或下午。春联的内容多反映出潮汕人勤劳上进、团结和睦的特点。如“和睦一家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勤生产五谷丰登,善治家六畜兴旺”等等。有时,人们就在单扇门儿或谷簟、福龛上贴着斗大的一个“春”字。一来表示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二来借“春”与潮州话“存”谐音,表示年年有余的良好愿望。

腊月二十九【祭神、祭祖祠、花水】
1、这天大人一大早就起来准备了,大概是早上4-5点左右;挑着扁担罗庚就出发了,先祭神,祭完神,回家在准备祭祖(祖祠),这天是年前最热闹的一天,整天祭神的鞭炮响个不停!

大年夜三十【围炉、压岁钱、留财】
1、早上开始,家里的主妇就开始准备围炉的晚餐,围炉一般都是在中午2-3点就开始了,寓意团圆的意思

3、今天是不可以洗澡的,寓意留财!

2、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民俗活动,就是在除夕子夜时分拜财神。按说,腊月二十四日诸神上天,人间的诸路神仙都上天“汇报工作”去了。但人们宁愿相信财神仍然不忘造福人间,会在这新春脚步来临之际将财气送到人间,所以各家各户要在这时候拜祭。于是,子夜钟响,鞭炮喧天,烟雾袅袅,仿佛是一团团瑞云祥气

初二、初三、初四【回娘家(食日昼)】
1、正月初二、初三、初四,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可是,现在回娘家,不仅可以吃晚饭,还可以留宿娘家,时代也在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