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学会“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1、 路遇陌生人,不要主动搭讪。今年在一个城市里,我乘车从东端到南端,遇到一个人主动搭讪。我顿时高度警觉:是不是别有用心的人?得提高警惕。原因是,原来在这条路上,我的口袋被扒窃翻过。……后来证明这个主动搭讪的人并不是别有居心的人。但这件事却使我想到,如果我们自己主动和别人搭话,别人会不会也像我这样想呢?这说明,你要教育孩子,不要主动与不认识的人搭讪。

3、 这个时候如果你说了,那个“陌生人”就了解了你,对你不再陌生。而你,对他却很“陌生”。“陌生人”抽象后,就成了“自己不了解的人”。陌生人并不可怕,关键是怕其中有那些别有用心的“陌生人”。要告诉孩子,遇到那些别有居心的“陌生人”,即使你不说话,他也可能会和你说话,要引起警惕。

5、 “陌生人”可能对你孩子说:“小朋友,看你真有明星相呢。你想不想当明星?我有门路,可以让你拍片子,当明星!”如果当明星恰好是你孩子的兴趣,他可能会被蒙蔽,跟随前行,结果呢,就是受骗。你要告诉孩子,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被坏人投其所好的技法蒙住了双眼,要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想成为理想中的人只有通过勤奋学习、刻苦锻炼,长大以后考上专业的学校进行学习,才能走向成功;此外别无他法。

7、 此计不成,“陌生人”又会生一计,他可能会对你孩子说:“xx,你家里有紧急情况,快跟我一道回家!惯墀眚篪”你孩子一听,可能很着急。那人还可能佩戴着“村民代表证”、“警察证”、“xx单位工作人员证”等伪造的证书,你孩子一时判断不了,可能就会跟那个人走。你要告诉孩子,遇到这种情况,切不可紧张、过分着急,应向班主任、老师报告,让班主任、老师与家里的人电话联系、核实后才能回去,但不能跟着陌生人回去,并且不能让陌生人掌握自己的行踪;如果那人不是家里委托来的,更千万不能跟着走。

9、 以上骗术失效,心怀不轨的“陌生人”可能会跟踪你的孩子,因此应教育孩子平时不要大意、粗心,不要认为自己已经摆脱了“陌生人”的预谋、欺骗。只有过了这一关,才基本可以说“陌生人”已经黔驴技穷、无计可施了(但他也可能故伎重演,所以仍应保持警惕)。你要教育孩子,让他知道,“陌生人”跟踪到一定的地方,可能就会“撕下假面具”、凶相毕露地显出吃人的真面目来。遇到这种情况,应想方设法、迂回曲折地摆脱那个“陌生人”的跟踪;或者突然说“我爸妈就在前面,爸爸妈妈等等我”借以吓走“陌生人”,给自己创造逃脱的机会;或者,记住那个“陌生人”的相貌特征,边走边用110报警,简要地说清地点、坏人跟踪的案情以及自己移动的方向;这时如果突然遭受到“陌生人”的侵害,要就地捡起木、石等做武器,勇敢地打击“陌生人”的要害部位。……在摆脱“陌生人”跟踪的路上,如果遇到自己熟悉的人群,就应悄悄走过去,与大家商量,大家一道来把那“陌生人”抓获、扭送到派出所进行处理。

11、 特别强调,昨天熟悉的人,今天可能会变成心怀歹意的“陌生人”。应教育孩子,当发现熟悉的人出现“不熟悉”神色、举动、变得“陌生”起来时,应提高警惕,避免受到来自原来熟悉的“陌生人”的侵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