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失眠,小窍门解决方案
1、中医失眠分型心脾两虚:多梦易醒,伴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心胆气虚:心悸胆怯,善惊多恐,夜寐多梦易惊。阴虚火旺:心烦不寐,或时寐时醒,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心悸健忘,颧红潮热,口干少津。肝郁化火:心烦不能入睡,烦躁易怒,胸闷胁痛,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便秘尿黄。痰热内扰:睡眠不安,心烦懊侬,胸闷脘痞,口苦痰多,头晕目眩。

3、针灸功效:宁心安神,清心除烦。 心脾两虚者补益心脾,心胆气虚者补心壮胆,均针灸并用,补法;阴虚火旺者育阴潜阳,只针不灸,平补平泻法;肝郁化火者平肝降火,痰热内扰者清热化痰,均针灸并用,泻法。 处方:神门、内关、百会、安眠。 加减: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三阴交;心胆气虚者加心俞、胆俞、丘墟;阴虚火旺者加太溪、太冲、涌泉;肝郁化火者加行间、太冲、风池;痰热内扰者加中脘、丰隆、内庭。 操作:按个穴位针灸常规操作。以唾前2小时、患者处于安静状态下治疗效果最好。

4、按摩直推印堂至神庭穴:被按摩者仰卧,按摩者坐在他的头顶侧。用双手拇指指腹自印堂穴交替直推到神庭穴5~10次。 分推印堂至太阳穴:按摩者用双手拇指指腹从印堂穴分推至太阳穴5~10次。 点揉头面部穴位:用一手拇指指端点揉神庭、百会、太阳、阳白等穴位,每穴30秒。 保健按摩有助于补益心脾,养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