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该如何走出困境
1、确定自己的企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包括资源优势、地域优势、装备优势、人员优势等,确定自己的企业不属于应该关闭的13类煤炭企业。如果不具备以上优势或被划入关闭矿井,建议及早谋划闭井计划,一来可以享受国家相关的补贴政策,二来可以规避一些不必要的投入,同时也可以开始谋划其它的发展,利国、利企、利职工。

3、科学组织人力,对每个头面的用工要进行科学计算,定期核对现场,避免用工的浪费。定岗定员要以具体头面的正常循环为依据,根据日常作业调整,及时安排人员的调剂,避免一刀切,累的累死,闲的闲死。尽量做到不要超时工作,避免经常性的加班加点,形成恶性损环。

5、鼓励和激励修旧利废和技术革新,这些其实是锂淅铄旰直接创造效益的地方。一些技术工人有能力进行配件的检修,但是往往是一些政策原因或工期原因使得技术人员不愿进行这类较为麻烦的作业,而直接更换配件,甚至直接报废机器,更有甚者,可能因为一个价值不足1元的小配件而导致几十万元的设备瘫痪。这方面虽然难以考核,但是我们应该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让技术人员主动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

7、实行人性化管理,目前煤矿的效益大多不好,很多企业都在降工资、拖欠工资、降待遇,这些都能理解,但是力度要适当。在许多方面要综合考虑他们的生活基本需要和他们的价值所在,避免大规模的辞职和跳槽。比如违规处罚,我们要以说服教育为主,无可救药的,坚决处理。在职工生活方面要定期改善一下,让他们感觉到企业的温暖,有归属感。

9、取消那些不必要的形式主义,比如安全大检查,有的单位要求全体管理人员每周全体下井进行隐患排查,查出隐患多少条,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真正的问题不敢写,这完全是一种形式。要求每名管理人员每月必须查处一到两名“三违”人员,否则罚500-1000元,造成买指标,假“三违”等等。煤企应该引入先进的、高效安全管理模式,把安全工作做到职工心理,让安全成为自觉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