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北疆、东疆,谁才是真正的“戈壁玉”
1、戈壁料分布较广,下面咱们在新疆范围内一一解说,东疆先不说,从南到北先从南疆的谈起。不管是去过新疆还是没有去过新疆的旅行者,可能都对新疆的南北疆之分略有耳闻。以天山为界,以北是北疆,有着欧亚大陆最富饶的草场和哈萨克游牧文明;以南是南疆,有着西域三十六国的历史沉淀和维吾尔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东疆东靠甘肃,自古便是中原与西域的连接带,中原文明和西域文明在这里碰撞;又因为地形的特殊,天山最易翻越的地区之一,成为南疆和北疆的连通通道。

2、南疆戈壁玉最早发现于2000年前后的策勒、泽普、蒺玫照秘叶城一带数百公里的戈壁滩,2003年达到采拾高峰。当时戈壁玉不被人所接受,甚至连山料(矿料)都不如,人们眼里只有籽料才是和田玉。乌鲁木齐民街的玉商老张讲,当年他300元收了一麻袋,都是又大又好的料子,专门用来打镯子“冒充”和田玉,这样便宜的戈壁玉可以搭和田玉的便车卖个好价钱!他柜台里还保留着两只用那时的戈壁玉打的镯子,因为成色不好一直没卖出去才得以保留下来。当然后来他才知道自己当时真正是王八蛋,把许多精品上好的戈壁玉白白糟蹋了。没办法,因为戈壁玉在成分性质上完全与和田玉相同那也是后来有鉴定结论了才得到认知的,当时充其量只能扮演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角色。戈壁玉被大批毁灭的另一个原因是戈壁玉多以青玉为主,罕有白玉,而籽料白玉是王道,所以即使被认可为和田玉,也难登和田玉大雅之堂,很少有人把戈壁玉太当回事。让人难以预料的是,从2003年和田玉大涨之后,就再也没有停止过上涨的步伐。籽料、白玉居高不下,带动了其他过去不被人看好的玉种上涨,青花,这种过去的“垃圾”料子目前已是奇货可居,珍宝楼一只青花镯子15万还只是报价不卖,2011年碧玉疯狂上涨也是这种行市的再现。一些偏门料子,比如“黄口”,就是达不到黄玉的正黄但是又不同于一般的青玉的过渡色品种,籽料里的“黄沁”、“红沁”通通咸鱼翻身,一跃而为上品。基于对这种大势所趋的先见之明,有心人很早就开始收集戈壁玉。2007年,若羌、且末一带戈壁滩又被发掘出戈壁玉,这波行情许多人抓住了机遇,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通过戈壁滩上安营扎寨、地毯式搜索的方式,当地戈壁玉被一扫而空,大量戈壁玉重现于世,成为且末玉石市场的一个主打产品,至今,戈壁玉价以且末最贵!当然,戈壁玉并非都是上品,其中颜色好、质地细润、干净、皮好型好的精品毕竟是少数,只有这样的戈壁玉才有收藏价值,因而价格一路攀升,其他普品仍然低位徘徊,如同垃圾。由于精品戈壁玉被玩家认可并追捧,逐渐改称为“戈壁料”,以对应和田籽料。所以,南疆的,透闪石的,属于和田玉性质的戈壁玉,在2007年以后圈内基本都叫“戈壁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