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喜欢打人、小暴力怎么办
1、首先,3岁左右的幼儿“打人”往往是辅助表达的表现。这一阶段的幼儿处于语言发育初期,很多时候打人不是出于故意,可能是想表达某种想法或是为了引起注意。家长对于这种情况,不必过于紧张,及时制止孩子打人的行为,但是不要反映太强烈,避免强化“打人的效果”。要耐心询问孩子想表达的想法,或者帮助孩子表达。注意的是,制止打人行为很重要。

3、三是重点关注攻击性强、不爱表达的打人行为。在我们的周围,总是会看到有这样的孩子,情绪起伏大、占有欲强烈、攻击性强、有一定报复心理。例如在孩子交往中,有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他的玩具或者撞到了他,他会记在心里,通过打人(通常是攻击对方)排解心中的愤怒。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当怎么引导呢?

5、给他一个发泄愤怒的途径。孩子虽然小,但是愤怒情绪一样会影响他。当孩子很愤怒时,你可以给他一个发泄怒气的对象,例如一个可以击打的物品,但不可以是人或者动物,静待其回复平静。

7、告诉孩子替代打人行为的方法。了解了孩子打人的原因,大人告诉他遇到这种情况,还可以有什么方式代替打人。例如,通过语言交流是表达自己情绪的最佳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