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比朋友圈更犀利,比公众平台更有穿透性。

2024-11-04 05:33:39

微信群比朋友圈更犀利,比公众平台更有穿透性,它是一个只有“互动”才能带来价值的自生式生态,它显得更懂人性!

1.微信群是社交O2O的线上平台

自从有了微信群,社交半径一下子拉长,你认识的人,认识你的人,好像比原来多了不少。群:在改变着你的社交格局,而这一切都在悄然发生着,只是你太忙,而忽略了所背负的惊喜。

2.微信群是有生命的

每个群都会经历这样几个阶段:

匪夷所思的邂逅、如胶似漆的热恋、迫不及待的杂耍、激情过后的微笑、

莫名其妙的冷场、突如其来的广告、悄无声息的退群。

微信群像极了一场一夜情,如风而来,如云而散。

①微信群最痛恨的是广告,但微信群本来就是一种渠道。

②群的渠道属性暗含了群的其中一个意义:价值观输出!

4.黏度是微信群质量的检验标准

①检验微信群质量的标准,不是群的活跃度,而是黏度。

②群质量的高低与群成员人数的多寡没有必然联系,而群成员关系的松紧度,相反,人数太多会稀释群质量,可以设想一下,你见过几百号人叽叽喳喳说话吗?当然见过,火车站候车室嘛,但你觉得候车室是你想要的群落吗?

5.微信群要培养10%的积极分子

①在一个微信群里,要有10%的人是积极分子,剩下的基本为围观者。

②微信群更像个坟场,90%的群成员不过是躺着的牌位,而10%的积极分子则成了跳舞狂欢的守墓人!但这又有什么关系?

6.不要奢望群友就是同类

①微信群是自组织,也是散组织,它聚集了众多人,而这些人未必是同类。

②同行是冤家,大家即使在一起也会出招谨慎,或干脆隐形。熟人不喜欢群聊,因为彼此那点心思都懂,信息不对称早被强关系打破。

③维系一个微信群正常运行的,要么是互利,即在你这里等获得赤裸裸的利益,要么是有大咖做义务的价值观输出。

7.严禁拉人和广告,这是硬标准

①微信群最痛恨的是广告。

②微信群本来就是一种渠道。群的渠道属性暗含了群的其中一个意义:价值观输出!

微信群的最大价值有三:

第一,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比如上游供应商,中游搭档,下游客户;

第二,通过价值观输出,建立个人品牌,收获的是粉丝认同;

第三,通过近距离互动学习,获得知识,把每个群成员当成老师。

8.建群与拉群

微信群:基于粉丝的精准,首先是面对面建群的方法。其次就是运营。

原理:裂变

建群:名称

三点式运营法则:拉人、管理、文案

群管理特别重要,群可以分为大中小三个层次。

①大群500人以下,

②中群100人左右,

③小群40人左右。

500人的大群基本上是管理不过来的。 小群40人左右是最好的。可以形成良性的互动。人数不在多,而在于群活跃。

微信群的三个作用:通知营销,无处不在的连接,价值传递。

大群做鱼塘,中群做鱼娄,小群放鱼归海。

微信群承接:转介绍、开发拉个人标签、自己主动添加

9.微信群发红包原则

小群大红包

中群不发红包

大群小红包,被动加好友

微信群秘密:大号,小号,托号

怎么建立微信群才能保持活跃度,只有真正的执行,才能不断的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10.群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1、内容发布要有策略:通常早8点左右、中午12点左右、晚6-8点,这几个时间点上进行内容的推送,更容易引起用户的有效阅读。每天发布1次为宜,过于频繁的推送,可能引起用户群友的反感。

2.内容必须精耕细作:无价值的内容、纯粹的广告推送,往往引起用户群友的普遍反感。

①内容的形成,建立在满足用户需求基础之上,包括休闲娱乐需求、生活服务类的应用需求、解决用户问题的实用需求等等。

②企业希望推送的信息和用户想要的信息,应高度尊重后者的意愿。此外,通过微信的开放平台,还能实现二次开发的应用接入,可在公众账号内实现更多的互动功能。内容本身也可不拘泥于传统的图文结合,还可借助语音、视频的形式,令用户产生更大的兴趣和新鲜感。

在微信电脑客户端上,精准用户的逐渐聚合,需要一个合理的过程,企业须理智对待。微信虽可能是营销利器,但不可盲目视为“神器”。微信团队的目前策略并不在乎用户数,而在于用户的质。良性的内容运营、合理的推广渠道,需要不断的摸索和探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