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共设施设计要考虑什么因素

2024-10-21 17:39:50

【导读】目前,各国舌哆猢筢学者对公共设施所界定的含义差别很大。克莱尔认为:“公共设施就是指城市内开放的用于室外活动的、人们可以感知的设施,它具有几何特征和美学质量,包括公共的、半公共的供内部使用的设施”。

坐公交车、坐地铁,车厢的扶手架设得很高,个头低点的乘客就够不着了;小区讲环保,用上了新式垃圾筒,本来是好事,可一看垃圾筒,一个分成了俩儿,上面写着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或者是有机物、无机物,这可把没学过化学但又爱较真儿的大爷、大妈考住了;人行道上有了盲道,挺好,但是一旦下了雨、下了雪,突出的棱角就很滑溜,盲道成了滑道。

这些公共设施存在的问题虽然都是城市生活的细节,但是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所以公共设施的设计者们,应该多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真正给老百姓提供便利。

浅谈公共设施设计要考虑什么因素

自然环境

公共设施的设计应考虑到周围的自然环境,注意设施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例如:济南黑虎泉附近的公共设施设计,就巧妙利用自然环境进行了人性化设计。黑虎泉属于旅游区,现在开发成开放式的城市公园,道路几乎保留了原貌,电话亭、书报亭等公共设施的建筑风格古色古香,体现着泉城的深厚历史文化;垃圾桶的造型设计成天然的树桩形,标志醒目;景观雕塑雄伟壮观,色彩与环境和谐统一,这些设计既巧妙利用了自然环境,又方便了游客。

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还要考虑到气候、地域的影响。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地域,城市的公共设施应该不同。比如:北方气候干燥寒冷,因而北方的公共设施材料应多采用具有温暖质感的木材,色彩鲜艳醒目,以调剂漫长冬季中单调的色彩;南方温热多雨,选材要注意防潮、防锈,故材料多运用塑料制品或不锈钢材料,色彩上也以亮色调为主。

人文环境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习俗,除了理解设施功能外,公共设施更重要的是对其文化意蕴和民族风情的解读。人文环境主要从建筑和景观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中国地域辽阔,多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北京的四合院、黄土高原的窑洞、江南水乡的粉墙黛瓦、福建的客家土楼……在这些不同风格的地区安置公共设施时,为了不破坏当地建筑的风格,设计公共设施时就必须考虑到整体建筑风格。

地域文化

不同的生活方式体现着不同地域的文化,并表现为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而为人们社会生活服务的公共设施,自然就会受这些不同生活方式的影响。例如,像上海这样的经济型大都市,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节奏都非常快,需要公共设施和产品为他们提供便捷而舒适的服务;而像北京这样的文化型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应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在满足功能的同时,要处处体现其文化的内涵。浅谈公共设施设计要考虑什么因素

使用人群

有人性化的公共设施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使用人群的需要。老人、儿童、青年、残疾人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状况,如在人行道上开辟盲道,在入口楼梯两侧开辟轮椅通道,这些都是考虑到残疾人需求的人性化设计。如何兼顾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如何使他们在使用设施时感到方便、安全、舒适、快捷,是设计师进行人性化设计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更好地进行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还要关注设计师这一重要因素。人性化设计对设计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要求设计师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能够自觉关注以前设计过程中被忽略的因素。如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需要,关注残疾人的需要等。其次,要求设计师熟练掌握人机工程学等理论知识,并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如垃圾箱的开口,太高和太低都不便于人们抛掷废物,太大则又会使污物外露,同时还要考虑防雨措施以及便于清洁工人清理等;再如公共汽车站牌的设计,应该清晰美观,便于浏览并且同时能提供多种乘车信息等。再次,要求设计师具有一定的美学知识,通过调动造型、色彩、材料、工艺、装饰、图案等审美因素,进行构思创意、优化方案,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