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文化瑰宝之民俗传统
1、打田财每年元宵节,在东诧村牛郎庙的广场上,人们竖立起一根桅杆,杆上横一根小竹竿,两端悬挂串串彩灯。桅杆顶端缚一圈圈稻草,内藏鞭炮,敷以易燃物品,再糊上一层黄色的纸张,呈元宝状,这就是“田财”。到了夜晚,月亮洒下清辉,人们从四面八方携带鞭炮、爆竹和各色焰花火筒,扶老携幼来到广场上,欢度良宵。人们正是用这种带有道教文化色彩的活动,希冀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周庄“打田财”习俗来源已久。《周庄镇志》记载:“闹元宵,乡人于田中立竿木,用稻草夹爆竹缚其上,举火焚之,日烧田财,即照田蚕之意也。”这种风俗,在江浙沪一带均有流行。

3、阿婆茶周庄人吃茶历史悠久,很难考证始于哪一年,历来有吃“阿婆茶”、“讲茶”,喝“喜茶”、“春茶”、“满月茶”等习俗,名目繁多,被称为江南水乡的“茶道”。在周庄,无论在市镇或农村,经常可见男女老少围坐一席,杯杯清茶,碟碟茶点,悠然自在,边吃边谈,有说有笑,其乐无穷。这种习俗,自古迄今,称之为吃“阿婆茶”。周庄人十分讲究吃茶方式。年老长者至今仍保持着一种古老而又别具风韵的喝茶方式——炖茶。家中放置一只大龙水缸,积储天落水盛其中。吃茶时,即以此舀入陶瓦罐中,搁在风炉上,用树枝燃煮。沏茶用密封的盖碗或紫砂茶壶,放人茶叶,始用少量沸水先点“茶酿”,后将盖子捂上,待片刻,再冲人多量开水,其茶倍觉清香浓郁,甘冽爽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