盔甲界也有出口转内销解密大唐军队为何都是“丸子头”

2024-11-04 16:11:53

盔甲界也有出口转内销解密大唐军队为何都是“丸子头”

▲长乐公主墓中的军士壁画,实并所佩戴的就是非常奇特的丸盔

长乐公主墓中的这副壁画,可以说是相当的著名。其精致写实的画风,可以说给我们一探唐代军事,创造了一扇大门。同时,这幅壁画中的头盔,也是对“丸盔”的一种极好体现。从壁画中的造型来看,丸盔的特点,在于其是用长铁条拼接而成,而且就像一些古老的汉代头盔一样,对侧脸和脑后都进行了防御,因此看起来就仿佛把整个脑袋包成了一个“西瓜”。

盔甲界也有出口转内销解密大唐军队为何都是“丸子头”

▲背景地区出土的西周早期头盔,其特点和丸盔一样,都有对侧脸的防御,不过却没有对脑后的防御

伴随着铁器时代的到来,这种青铜一体盔,受到技术发展的限制,因此很快让步与拼接式的铁盔。不过在技术发展较为落后的草原地区,匈奴人为首的游牧民族,依然大量使用古老的青铜盔。这种早期青铜丸盔,伴随着匈奴对于西域和中亚的影响,也对当时中亚的一些半游牧半定居的希腊化民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后来大月氏人和受其影响的贵霜帝国。

盔甲界也有出口转内销解密大唐军队为何都是“丸子头”

▲现代复原的贵霜武士

到了东汉时期,伴随着中原王朝和控制中亚地区的贵霜帝国之间战争和交流。丸盔和铁盆领一样,再次转手传回了中原地区。不过从现在发现的东汉时期壁画上的形象来看,东汉对于中亚丸盔的学习,更多的只是对其不同于中原地区的竖列拼接方式的借鉴。丸盔的造型,则更多的还是采用传统的皮质圆盔和游牧地区头盔的特点,因此外形看起来有些类似后来尖盔的造型,而非是贵霜人所使用的圆润球形结构。

盔甲界也有出口转内销解密大唐军队为何都是“丸子头”

不过除了传统的拼接式头盔外,其实丸盔也还有一个很强的竞争对手,那就是南北朝时期,传入到中原地区的圆盔。有关圆盔的发展,其实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其很有可能最早诞生自游牧民族。在当时的北方政权,从出土陶俑来看的铠甲装备来看,一度有取代丸盔和拼接式头盔的趋势。

盔甲界也有出口转内销解密大唐军队为何都是“丸子头”

▲唐初具装骑兵俑,他所佩戴的就是丸盔

与此前以及之后的丸盔相比,唐代的丸盔,至少在外形设计上还是相当成功。其球状的外形,虽然看起来多少有些滑稽,但是确可以让整个头部除面部外,都在头盔的弧形结构保护之下。因此其在抗击打能力上,可以说相当可观。不过这种变化可能建立在当时的审美基础上,在唐代中期开始,由于受到来自中亚尖盔的影响,丸盔也开始逐渐增加高度,并且在此基础上,保护头部两侧的结构也开始缩短,以配和当时的审美变化。

盔甲界也有出口转内销解密大唐军队为何都是“丸子头”

▲作为丸盔的分支,凤翅盔开始流行起来

到了元代开始,伴随着蒙古人从西亚引进了更加丰富的铠甲和头盔类型,因此古老的丸盔,在中国头盔界的地位遭受了极大的冲击。此后,一直到清末,铠甲在中国退出历史舞台前,丸盔虽然和拼接式头盔一样,依然也存在在元明清三代的装备序列中,但却也不过只是存在而已了……

盔甲界也有出口转内销解密大唐军队为何都是“丸子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