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鱼技术
1、品种选择 鲫鱼采取池塘养殖方式必须选择具有良好生长优势的品种,也就是已经被国家鉴定确认的优良品种,如湘云鲫、彭泽鲫、异育银鲫等。不过由于鲫鱼品种繁多,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再加上繁殖非常简单,大多数养殖户都能够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因此导致市场上出售的鱼苗良莠不齐,好坏参杂。尽管大多数养殖户选择养殖彭泽鲫、异育银鲫,但是由于对这几个鲫鱼品种的生物学特征认识不足,不能够在购买鱼苗时很好的识别和辨认这些品种的优劣。

3、饲养管理 由于鲫鱼口径比较小,因此投喂的饲料粒径要与其口径相匹配。一般对于鲫鱼个体重量达到1~5g左右,体长为2.5~6cm,选择投喂的颗粒料粒径为1~1. 5mm;个体重量达到5~lOg左右,体长为7~8. 5cm,选择投喂的颗粒料粒径为2~2.5mm;个体重量在12~20g左右,体长为9~12cm,选择投喂的颗粒料粒径3mm;当个体长超过15cm时,选择投喂的颗粒料粒径可在3. 5mm以上。 鲫鱼不同生长阶段的投饲次数有所不同,苗种阶段通常每天投喂8~12次,必须保证投喂6次;成鱼阶段通常减少到每天投喂4次。投喂可采取投饲机自动喷撒和人工手撒两种方式。由于鲫鱼口小、胆小,唇和须也无法自由伸缩,吃食相对比较斯文,往往要经过较长的驯食过程,且每次的投喂时间也相比其他鱼类要长,做到以“少撒、慢撒、面大”为原则。这种投料方法能够确保池塘里的鱼均吃到饲料,从而产出规格比较一致的鱼。

5、鱼病防治 鲫鱼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但时常发生出血性锚头鳋病。为预防该病,可于鲫鱼种下塘前l~2天在全池泼洒2. 5%敌百虫粉剂。对于小面积的主养鲫鱼的池塘,在发病季节要每半月使用90%晶体敌百虫对全池进行泼洒,用量是每立方米0. 3g;对于大面积的鲫鱼混养池塘,要在鲫鱼快速生长季节,采取敌百虫挂篓(袋),每月进行1~2次,每次连续挂2天。如果发现鲫鱼出现发病的征兆时,要立即观察、检查,确诊后在全池一次性泼洒硫酸亚铁和90%晶体敌百虫合剂,用量分别是每立方米0.2g、0. 5g。如果是继发性的鲫锚头鳋病,或者池塘己经使用多次敌百虫,要改成全池泼洒农用敌杀死,用量是每立方米6~1O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