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IFI技术的温室大棚环境智能监控系统方案
我国是农业大国,为了给农作物创造合适的生长环境,农业生产人员需实时关注各项环境指标是否正常,传统的人工现场监测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目前温室大棚环境智能监控系统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难题,本文就对此系统的设计进行深度解析。

2、环境采集节点主要由信立环境传感器、控制器和WIFI模块所组成,其中常用的环境传感器包括光照度传感器、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及土壤温湿度传感器。控制器通过IIC协议与485协议等实现对数字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并通过UART口将数据转送给WIFI模块。WIFI模块、无线摄像头、移动终端等与WIFI基站建立连接,并由基站通过光纤将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的服务器,实现远程PC和移动终端的实时监测温室大棚内环境数据。

2、环境采集节点设计环境采集节点由数据处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及稳压电源模块组成。数据处理模块通常采用STM32F来实现,STM32F具有外围接口广、功耗低、串口资源丰富,抗斡溆弹察干扰能力强及价格低廉的优势。STM32F工作频率可达72MHz,MHZ下的功耗仅为uA级别,有效保证了数据采集及处理的时效性,也方便SP706设计硬件看门狗电路。数据采集模块主要用于感知温室大棚内的环境信息,包括光照度传感器、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及土壤温湿度等传感器。我们对传感器的筛选建议是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低功耗的复合型传感器。稳压电源模块是为系统提供稳定的能量,通过在每个温室的配电箱内安装一个电源转换模块将220V的交流电压转换为24 V的直流电压再输人到节点,更高效安全。
三、系统软件设计
1、数据采集节点设计数据采集节点运行于控制器中,主要实现环境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处理和数据的发送。系统上电后,首先进行软硬件环境初始化,读取节点位置信息编号后进人循环采集环境数据,时间节奏由中断来控制,一次触发中断进行一次数据采集,当采集60次数据后,进行环境数据的滑动平均滤波处理。

3、移动终端软件设计基于C/S架构的移动终端软件,采用java语言开发。终端连接至园区WIFI网络或者移动流量网络下进行登录。园区工作人员可随时随地通过终端查看温室大棚环境信息,并设计有消息推送功能,当某一环境值超出预设值时,会立刻向手机发送报警推送,同时园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APP进行短信交流与消息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