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就医如何报销
1、父母异地看病,能报销不?为了方便居民异地就医报销,我国从2016年年底开始就实行异地就医结算制度。那么哪些人可以异地就医呢?主要是下面几类人。1.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在异地居住生活,且符合参保地规定的人员2.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用人单位派驻异地工作且符合参保地规定的人员3.异地安置退休人员:退休后在异地定居,并且户籍迁入定居地的人员4.异地转诊人员:由于当地医疗机构诊断不了,或者可以诊断但治疗水平有限,需要到外省就医的换车,也可以享受对应的医保。我们的父母一般都属于第一类人群,即异地长期居住人员。

3、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能够报销多少钱?在明确了政策覆盖范围以及满足条件之后,我们来看看异地就医究竟能够报销多少钱。我们主要看以下三个方面内容。(1)报销目录采用就医地的医保目录(哪些能报?哪些不能报?)(2)参保地待遇,执行参保地(老家)的起付线、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3)就医地管理,就医地经办机构要为异地就医人员提供和本地参保人员相同的服务和管理,包括咨询服务、医疗信息的记录、医疗行为的监控、医疗费用的审核等。其中,就医地目录:简单来说,报销的用药范围,需要参考治病的地区。简单来说,小李的父亲生病了在上海就医,那么哪些药能够报销,哪些不能,具体就要参考上海的报销原则来。参保地政策,指的就是基本医疗保险起付标准、报销比例和上限,需要参考参保地的政策。具体来说,就是小李的父亲是河南人,他的参保地在河南,所以医疗费用能够报销多少,都需要参考河南省的相关标准。就医地管理,就是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的时候,需要为异地就医人员提供同等的服务和管理。打个比方,小李的父亲在上海生病住院期间所享受的一切医疗服务和上海参保的人是一样的。医院给本地人提供什么服务,就给小李爸爸提供什么服务。

4、医保是国家为我们提供的一项很重要的福利,哪怕是带病,我们也能够投保,虽然报销比例有限,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很实实在在的福利。父母年纪大了以后,是疾病频发期,而且恢复能力也比较差,哪怕是很小的疾病,我们也不能够轻易放松。所以,为爸妈办理好异地就医手续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