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逼疯”上海人: 有哪些荷兰经验值得借鉴
垃圾分类“逼疯”上海人: 有哪些荷兰经验值得借鉴塑料垃圾
因此,配套的基础设施同样必不可少,否则这些废物垃圾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这些基础设施小到垃圾箱,大到废物处理厂,还包括将下游和上游连接起来的中间环节,如运输。只有当这些环节各司其职,并连接通畅,循环经济才能转起来。
解铃还须系铃人,扔垃圾更要分垃圾
荷兰社区内的分类垃圾桶
从可再生能源项目到反对食物浪费,荷兰人一直行走在绿色环保的道路上,高效的垃圾管理也是荷兰人倡导的主要绿色措施之一。在荷兰,只有1%的垃圾被填埋;荷兰中央统计局在6月2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荷兰经过分类且投入循环使用的垃圾占总家庭生活垃圾的比例从2013年的51%提高到了去年的58%。
荷兰计划到2050年实现100%的循环经济,为实现这一目标,荷兰政府将拨出2700万欧元用于改善垃圾分类和回收行业,可见垃圾处理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废弃的物品将会被视为有价值的原材料而非垃圾,这笔资金还会用以资助创新研究,使废物变得更容易被回收和利用。
荷兰在垃圾处理方面遵循一个倒金字塔原则:尽量从源头减少废物,作废了就争取循环再加工,无法再加工的用以回收能源,实在没有价值的才填埋。因为是倒金字塔,所以垃圾填埋率相比其他方式是最低的。荷兰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小国,垃圾循环率却高达约79%,厨余垃圾则基本用来回收能源,在循环经济方面走在世界的前沿。
在基础设施方面,荷兰的分类垃圾箱遍及各个角落。大型固体垃圾和电子垃圾需要与市政厅预约后才能被拉走,而不能随意处置。荷兰的每个超市都有回收塑料饮料瓶的机器,为这些机器买单的是包装公司,荷兰法律规定产生塑料污染的包装公司必须投入部分经费来解决环境问题。
一般荷兰家庭有2~4个垃圾箱,并且在一些社区内,人们需要将不同种类的垃圾扔进不同颜色的垃圾桶里,有机废物是绿色垃圾桶、废旧纸张要放入蓝色垃圾桶、塑料金属包装放进橙色垃圾桶,其他垃圾倒在黑色垃圾桶里,还有像化学废物、电池和药品这些垃圾要在指定的站点丢弃。
荷兰垃圾处理遵循的倒金字塔原则
荷蘭的小学和大部分公司都十分注重垃圾问题。这个国家每年有专门的“垃圾日”,社区居民全家出动大扫除成了一种传统。荷兰环卫工人属于公务员待遇,收入不低,不受歧视,这直接促进了他们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荷兰的包装公司联盟也是一些非营利性环保组织的出资人,他们和政府及专业人士共同来教育消费者和下一代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上,既往的垃圾管理取得的成绩给了荷兰人更多经验和信心迎接未来的挑战。而中国作为生产大国,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势必会不尽相同且更复杂。荷兰的经验和挑战虽不能照搬到中国,却能够给中国一点启示,让中国从一开头起就设计好整个循环链,更好地利用垃圾的价值,避免不必要的弯路和浪费。
作者: 付娆 岳韬
来源:《科学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