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1、父母教养观念是指父母在教育和抚养儿童的过程中,对儿童的发展、教育儿童的方式和途径以及儿童的可塑性等问题所持有的观点或看法,包括儿童观、发展观和父母观。在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方面,父母对儿童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

3、间接影响表现在:儿童早期的亲子依恋及亲子间日常的互动是儿童发展同伴关系的实验地。另外,父母的社会交往能力较强,亲子关系较好,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如:经常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公园等)玩耍,让孩子经常处在开放的环境中。

4、正确的儿童观是指视儿童为独立的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尊重儿童的人格,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与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赏识是孩子精神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阳光、空气和水。通过调研:如果妈妈缺乏正确的儿童观:在父母眼里,孩子是大人的附属品,而没有意识到他是独立的主动发展的个体,缺乏对孩子人格和发展的尊重和信任,不相信孩子的能力,溺爱过度,事事包办,使孩子形成强烈的依赖心理,自信心严重不足,自理能力差。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先改变父母的教养观念。孩子需要赏识,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