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家中低年级的小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1、重视学龄前的阅读其实每一个好习惯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民间经常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孩子在学龄前就能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进入小学之后,基本上是不用怎么操心孩子的阅读习惯了。因为孩子会主动要求大人购买各种需要的书籍,或者很期待去书店看那些自己喜欢的书籍的。而这些都是之前慢慢养成的。至于家长在学龄前给孩子怎样的阅读呢,建议利用零散的时间,每次睡前进行或者其他的时间段进行,不管是故事的阅读或者对各种日常生活用品或者动植物、颜色等的了解等,都可以进行阅读的,在孩子渐渐打开知识面之后,会逐渐形成阅读的兴趣的。

3、选择适合孩子的书籍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基本上选择那些带有拼音的书籍让孩子看。而对于学龄前已经形成阅读习惯而识字量很多的情况下,可适当地考虑没有拼音类的书籍。选择书籍的时候,最好能够和孩子打成一致,不要认为自己选择的都是孩子习惯的,有许多妈妈选择了一些超乎孩子本身能力的阅读范畴,即使书籍买了孩子也不喜欢的。所以,建议在购买书籍的时候,最好和孩子一起商量一下,喜欢那些类型的,或者没有特殊的指定的书籍等,通过孩子本身对阅读书籍的一种需求,慢慢地养成孩子的阅读习惯。

5、家庭氛围也很重要的俗话说,猫生猫,狗生狗,生来的老鼠会打洞。家庭氛围是很重要的,试想孩子在一个经常打麻将的环境中生活,能静下心来进行阅读么?父母经常吵闹,见到面就开始吵了,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你想孩子能安心阅读么?所以,想要孩子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家庭氛围一定要是和谐的,并且最好在孩子阅读的时间,作为家长的自己也能够做一些静心的事情,譬如拖地、缝补或者织毛衣、整理衣帽间等,都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行为的。千万不要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去看电视或者坐在沙发上低头玩手机,这都是在无形中给孩子传递一种消极的负能量。所以,家庭氛围很重要哦。

7、重在坚持,平时多积累不用羡慕别人的孩子,作为家长,当自己能够正确引导,并且得以实践,在生活中利用充分的时间和孩子进行阅读的话,你会发现孩子的好多坏习惯都随之而去了,什么多动症、什么注意力不集中、什么做事不细心啊,都渐渐地消失了,收获的不仅仅是孩子语文能力的提高,写作中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孩子拥有一个强大的学习力,这是很难能可贵的,一个人的思维决定了一个人的行动,当孩子的思维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看问题等都能够独树一帜,这应该也是我们家长所欣慰的吧。所以,养成阅读好习惯,就在平时的慢慢积累吧,不要着急,慢慢来,一切都会更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