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生活习俗

2024-10-12 03:52:53

1、毛南族信仰多神多教。明末易七淄苷之前,以信奉原始宗教为主。清初,正一派道教传入毛南族聚居区,开始几种宗教同时流行。以后,道教在同毛南族文化,尤其是原始宗教、文化及其他民间信仰的合流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形成以敬神跳神(还愿)为主的所谓“武教”,以打斋送终为主的所谓“文教”,以及由两班人马合作的水陆道场。掌管敬神法事者,毛南人称为“博套”,即师公;掌管送终法事者叫“先生”,即道士。第三种是专司驱鬼招神的巫师,称为“匠暮”,其余是降神法童、风水先生、鬼谷先生(兼占卜等)。前三种,他们各有一套经书,如师公有唱本诵词(巫语);道士有《开路歌》、《挽歌》及佛经;巫师有巫语集。师公的诵词多为长短句,歌词有三、四、五、六、七字句,极少数不等的长短句。道士的唱词有五言句并七言句,经书的句式则长短不一。这些唱词、经书和巫语有相当一部分属韵文,讲究格律,同毛南族的民歌民谣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的形式、唱曲为群众喜闻乐听。其书写文字,大部分用汉字直书,一部分用假借字。诵唱时,师公与巫师多用广西宜州市德胜乡汉语方言,兼用毛南语和壮语;道士用广西柳州普通话,唱词用毛南话。近百万字的唱词、经文及巫语,不只含有大量的宗教资料,传统的韵文与散文作品,而且保存了许多民俗、历史并语言文字方面的材料,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毛南族生活习俗

3、服饰与附近的壮族相似,男女都喜欢穿着蓝色和青色的大襟和对襟衫。妇女穿镶有两道花边的右开襟上衣及滚边裤子,留辫梳髻。喜戴手镯、银牌等饰品,尤其喜欢戴花竹帽。小姑娘系一块绣着精美花纹的长方形围腰。“顶卡花”(花竹帽)是毛南族手工产品中的精品,帽顶编几十个蜂窝眼,内衬以油纸及花布。在环江县中南的南木村,世传银器绝技,所打制的银手镯、银项圈、银麒麟、“五子登科”帽饰,花纹朴实优美,做工精细,颇受姑娘们喜爱。毛南族男女人恋爱自由,但婚姻却不能自主,婚姻常由媒人牵线搭桥。其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男方父母先看中女方,托媒人求婚。另一种是双方互相不认识,全靠媒人搭桥,然后算命先生算,看双方的八字。

毛南族生活习俗

5、毛南族喜欢的酸食品很多,其中以“腩醒”,“瓮煨”,“索发”为最普遍,称为“毛南三酸”。“腩醒”:把猪、牛肉切成薄片,用生盐粉拌匀咬透,留两三天。用香糯蒸熟,放在簸箕里凉冷,与肉片揉搓均匀,放在坛里压紧密封。三个月后便可用。“瓮煨”:为了能随时吃到酸食品,家家户户还有一种特殊的盐水坛。毛南话叫“瓮煨”,可腌制多种瓜菜。“索发”:把洗清的钉螺用猪油干炒,待透熟发香后,趁热倒入坛里,然后密封。三个月就可以揭盖吃用。毛南语叫“索发”。除了“三酸”外,还有酸辣椒、酸番茄、酸 头、酸萝卜等。

毛南族生活习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