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学路
我眼中的同学们
我要去省城上高中,少不了一番准备,狗皮褥子、床单、被子,以及锅碗、煤油炉、新衣服等等,父母为此忙了好几天,听说花了一百多元,仅煤油炉就23元。幸好上学前一天,李娜专门来接我,省了父亲送我的车费,又说学校不让个人做饭,需要上灶,父亲就把煤油炉也退了,第二天我就跟随李娜上学去了。
学校是封闭管理,学生们吃住都在学校,活动时间就是早操和课间活动时间,同学们学习特别给劲,都像长在了凳子上一样,安安静静地做题。唯有我与众不同,总躁动了些,下课后第一个跑出教室,冲下楼梯,去院子里跑上三五圈,随同者也就只有李娜,我俩在同一个班。
那时间,乡下初中英语老师少,英语我总考五六十分,每次测验下来都是倒数第一名。这可把李娜吓坏了,常说别的满分有啥用?英语把总成绩拉跨了,天天督促我背英语。倒数第一名的现状高一没有改变,高二第一学期也没有改变,直至高二第二学期,平时前五名的一个同学总偷偷睡觉,我一跃成了倒数第二名。
高三节奏更快了,同学们做题没有了昼夜,夜里一两点睡觉,早晨四五点起床成了常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与李娜,早晨五至六点跑步、课间院子里跑步,晚上12点准时睡觉,成绩却一步步跃了上去,同学们都说我们两个考试抄!
高考第一次测试时,我们班60个学生成了55名,5个学生退学了,其实他们5个高一是最好的学生,我与李娜成了全级前55名,也就突破了考试抄的谣言。在日后的名次提高中,我与李娜越来越给力,也许是李娜妈妈每天送羊肉泡馍的原因,我觉得羊肉泡馍比同学们喝的咖啡、牛奶更有力。
很快高考结束了,李娜与我没有上同一个大学,我去学英语了,日后分派了个翻译工作,李娜就是我现在的妻子。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在我四十岁时,不明原因的晕倒了,后来也没一个晕倒原因,我就走向了再次走进传统医学的路、游历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