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训练宝宝如厕
1、 对于宝宝合乎社会规范的"自主如厕"训练,不仅仅是一件教会宝宝生活技能的事情,还是奠定孩子日后完善健康人格的"身体基础。"在训练中的一些错误做法,不但不会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如厕习惯,反而会伤害孩子的人格发展。

3、二、态度要温和而坚定有位妈妈在给宝宝进行如厕训练时,任由光着下半身的孩子在地板上玩耍。她则在家政间洗衣服。等她出来看孩子的时候,看到洋娃娃和喝水杯都躺在一片汪洋里,于是大声的喊道:说了多少次了,怎么不知道尿之前告诉我。宝宝被她吓了一大跳。最后她清理地板到心力憔悴,还是给宝宝带上了纸尿裤。一旦开始训练,无论发生什么状况,都建议家长要坚定态度。否则就是在给孩子传递一种错误的信息,有时候能用尿不湿,有时候不能。宝宝就会很迷惑,更加难以学会自主排便,变得依赖纸尿裤。

5、四、不要传递负面情绪在帮助宝宝学会自主如厕的过程中,如果对宝宝的正常如厕行为表现出责备、嫌弃等情绪,就很容易让孩子陷入"排便焦虑",从生理上更难控制排便,从心理上则对马桶或者厕所产生抵触。排泄是人类的正常生理行为,在我们的文化中普遍认为排泄物是污秽和讨厌的。如果连我们自己连"屎尿"这样的词都说不出来,又谈何对宝宝进行如厕训练呢?大声责备宝宝:你怎么又尿了?看看你拉的臭屎。并不能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如厕概念,甚至还会导致孩子出现弗洛伊德所说的"肛门期人格",变得非常洁癖。

7、六、不要过度依赖"如厕神器"如果让宝妈们列出"如厕神器排行",第一名肯定是小马桶了。现在普遍有一种观点,如厕训练之前,先要带娃去选一个他喜欢的小马桶。当时大宝的选择是那种会唱歌能亮灯的,结果是当我们准备要如厕训练的时候,他直接把马桶当玩具了,但根本不会坐在上面好好的尿尿。最后我又选了一个朴素的儿童马桶圈,直接放在大人的马桶上,这下大宝马上就进入了角色。在教宝宝上厕所这件事儿上,各种"神器"的作用仅仅在于辅助,只要让宝宝稍有兴趣即可,如果功能丰富到成为一件玩具,反而会影响孩子对马桶功能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