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以下宝宝喂养误区,宝妈快看
1、适时添加辅食太早或者太晚:大家都知道刚出生的宝宝是不能吃东西的,母乳或者奶粉就能满足生长需要,但随着宝宝月份的增加,就需要其他食物的添加来丰富营养、供给发育。有的溺钠螈约妈妈因为担心宝宝长得慢、发育差等原因,两三个月就着急的给宝宝吃米粉之类的,而有的妈妈可能母乳太好或者添加辅食的意识不强,到八九个月才添加辅食。其实太早或太晚都是不合理的,太早的话宝宝的肠胃吸收消化能力达不到,这时候吃辅食只会增加宝宝的负担,太晚的话营养就真的不够宝宝发育了。科学建议宝宝6个月后可以添加辅食,最早不要超过4个月。而且添加辅食的过程要循序渐渐,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小到大,不强迫、要适量,注重培养宝宝进食的兴趣。特别注意的是,1岁以下宝宝的辅食要无盐少油。

3、帮宝宝嚼食物:有些家长又想让宝宝多吃不同的食物补充营养,又担心宝宝自己没办法咀嚼、消化,同时自己又不愿意麻烦,就想出了帮宝宝嚼那些大块、较硬的食物,然后再喂给宝宝吃的方法。这种方法真是错错错,不仅不能锻炼宝宝自己吃东西、咀嚼食物的能力,而且实在是太不卫生了。同时如果是偏硬、粗糙的食物也不建议宝宝直接食用,想让宝宝营养全面,家长们要给宝宝做适合他们吃的辅食。建议宝宝的餐具也要是专用的,不要大人混用,因为大人的口腔中真的含有不少细菌。

5、重水果轻蔬菜。有些妈妈将果蔬混为一体,认为多吃水果就可以了,但其实水果是不能取代蔬菜的位置的,蔬菜中含有的粗纤维营养也是水果中没有的,所以细心的妈妈要两者同时补充。不过喂养宝宝贵在营养均衡,水果蔬菜不可忽视一个,但同时也不应吃得太多,这样也会影响宝宝对主食和母乳、奶粉的食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