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及策略
1、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一般情况下,学生不认为阅读是一项任务,要么懒散不认真读,趁机放松自己。教师管不好管,说不好说,不如有具体任务,这样就会挤占了学生的阅读时间,也有的既然读就想一下子明白其中的道理和内容,如果达不到,就会觉得没有收获,认为白白的浪费了时间。总之,阅读是一个抽象化的内容,不如做几道题,写几遍字具体。

3、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我这样做是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比如《智取生辰纲》,我就引导学生问1,为什么要智取?不智取不行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有智取的情况?《孔已已》中他为什么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和文中介绍的几类人有哪些不同,2,作者为什么要说青白脸色,身材高大?--------这样通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文章也就具体化了,学生的理解也就加深了。

5、师生共同交流,共同感悟。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很容易让学生半途而废,教师可定期举行一些活动,让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阅读成果,用阅读体验来使自己身心愉悦,比如,通过做剪报活动,让学生在玩中进行了阅读的比较,阅读的训练。而且又能对手头的一些东西进行合理的整编。化腐朽为神奇。又比如,通过辩论课进行对文章的深层把握,记得我有一次授完《杨修之死》进行了“杨修之死谁之过”的辩论,辩论选手们唇枪舌剑,妙语连珠,很大的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而且对课文也有了更深的把握。

7、多做笔记,积累材料。我们可以让学生经常性的做一些读书笔记,形成习惯化。“不动笔墨不读书”,习惯一旦形成不易改变,坏习惯养成了不定是好事,但是好习惯养成了将会受益一生。每周或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记录下好的句子或个人的心得,(这需要我们教师把它当成一项作业来对待)。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通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达到自省教育。或者,我们可以针对一些阅读能力好的学生谈方法,教师介绍一些名人作家的读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逐步走向正规化,从而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