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光吃肉可不行,妈妈如何合理安排肉食量
薇薇的妈妈却说:“我家孩子好像天生不喜欢吃肉。反正吃肉容易发胖也容易得心脏病,女孩子不吃肉,也许更加清秀呢……”
牛肉
1、食用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食用。 适用人群 牛肉性微温,各种体制的孩子都可以吃。中医认为它能补脾胃、强筋骨,对身体瘦弱、贫血的孩子和父母更为适宜。 营养特点 蛋白质含量高达20%,颜色深红,证明富含血红素铁,是补血的好食品。同时,锌、硒、锰等微量元素和各种B族维生素含量也比较高。 脂肪含量 普通牛肉脂肪含量平均低于6%,但是“肥牛肉”的脂肪含量可达30%以上。如果孩子已经有点胖,不要经常带他去涮肥牛。牛油的饱和程度比猪油高,但低于羊油。 推荐部位 里脊部位最嫩,适合短时间烹调的菜肴,如炒肉丝、肉片、煮咖喱饭卤等。肩肉也比较嫩,适合一般烧炖。牛腩适合煲汤,腱子肉则适合长时间煨或者做成酱肉。 食用方法 如果孩子较胖,要限制脂肪和热量,则最好选择酱牛肉,其次是清炖牛肉。如果孩子不胖,那么可以选择红烧、炒等方法,但夏天不宜吃涮肥牛。

猪肉
1、食用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食用。 适用人群:猪肉性平,各种体质的孩子都可以吃,相对更适合消瘦的孩子,较胖的孩子要适当控制。 营养特点 蛋白质含量低于其他肉类,平均为15%左右。颜色粉红,血红素铁含量不及牛羊肉,但比鸡鸭肉多。微量元素含量较为丰富,维生素B1含量在各种肉当中最高,也含有磷脂,对大脑思维有益。 脂肪含量 猪肉在各种肉类当中脂肪含量最高,瘦肉也可达20%以上,但是各部位差异较大。里脊部位的脂肪含量仅有8%,蛋白质含量则高达20%;排骨的脂肪含量可达近40%,蛋白质含量则相对较低。如果孩子已经有点胖,应当适当控制猪肉的食用量。 推荐部位 里脊部位适合炒肉丝,后臀可用来炒一般菜肴。肩肉适合制作肉馅,也可以做炖肉。敲开的棒骨和脊骨适合加点醋煲汤。 食用方法 猪肉本身油脂较高,所以最好不用煎炸一类烹调方法。如果能选择清炖、烤、煮等方法最好,炒食时应控制放油数量。肉馅和灌肠通常要加入较多肥肉糜以保持细嫩口感,所以应当适当控制加了肉馅的食品。

鸭肉
1、食用季节 最适合夏秋季节食用。中医认为它有滋阴补血的效果。 适用人群 鸭肉性质偏凉,容易上火、燥热、咽干口渴的孩子和父母可以用鸭肉代替鸡肉,起到清补作用。 营养特点 鸭肉的蛋白质含量略低于鸡肉,在16%左右。铁含量低于牛羊肉,略高于鸡肉。其他微量元素和各种B族维生素含量与鸡肉类似。 脂肪含量 普通鸭的脂肪含量略高于鸡肉,约为7%~10%,但低于猪肉。北京烤鸭经过填饲育肥,脂肪含量可达38%。如果孩子已经有点胖,不要经常带他去吃烤鸭。水鸭的脂肪当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鸡油更高,故而营养价值也较高。 推荐部位 鸭胸肉脂肪含量最低,肉质也相对细嫩。鸭心的B族维生素含量相当高,铁也比较丰富。鸭肝和鸭血铁含量极高,最适合用来补血。鸭掌蛋白质含量高达26%,但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低。如果用来炖食,以可溶性物质较多的老鸭较好。 食用方法 如果孩子经常上火,可以选择清炖鸭,或者盐水鸭等烹调方法。酱鸭和烧鸭的脂肪含量也不是很高,适合各类人食用。油炸的“馋嘴鸭”和含油脂过高的烤鸭则要适当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