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1、一、创设情境,打破思维定势,唤起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是思维的高级形式,现代创新学理论告诉我们:创造性思维潜能人人都有,只不过是每个人所展现的形态、程度、质量不同而已。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相信,只要愿意独立思考,不抄袭,不“人云亦云”,也是创新能力的表现。在教学中我会不时创设一些情景来打破学生思维定势,唤起学生创新意识。如:在高一上第一堂化学课时,我曾做过一个实验,在两个烧杯中个加入无色溶液,分组让学生闻一下,并判断哪一种是食盐水,哪一种是酒精?实验结果:80%的学生指出A烧杯是食盐水或B烧杯是食盐水,只有20%的学生说分不清楚,结果我表扬了这20%的学生,因为我在两个烧杯中放的均是食盐水,这些学生不受常规思维影响,不受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影响,这就是创新能力的表现。而后鼓励学生学习化学必须要尊重事实,在教学中,我还会不失时机地有意“犯错”,让学生发现我的“异常”,从而激发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创新意识。

3、三、进行课堂创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有了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教师新颖的实验设计、对实验装置的改进与创新,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会不知不觉地在学生的心田中播下创新的种子。创新就是指一个人对已知结论或解释感到不满意,对已学的理论和技术感到不满足,而主动去做深究或更新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5、四、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寒暑假开展科技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意识和方法化学知识涉及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过程中,应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以开发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深化学生对社会、对人类有价值的创新能力。

7、综上所述,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的各个板块、各个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及课外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创新,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深层次创新埋下一粒种子,让它慢慢生根发芽,逐渐长成参天大树,撑起祖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