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时间黑洞问题
1、时间黑洞的产生源于我们生活中存在诸多时间不可控事务和逾期事务,本质上在于规划未考虑实际情况和执行过程中的拖延。

3、日常应该在哪些事务上遵守时间呢?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好回答,规律性事务。一件事如果是规律发生的,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它的时间就变的有规律且可控。虽然也会有微小偏差,但这并不影响你指定完成时间表。比如刷牙,你可能会用五分钟、六分钟、七分钟或者更长时间来刷牙,但你每天刷牙所占用的时间不会有太大量级的变化,比如最短五分钟,最长十分钟。那么这项事务在时间表上所占用的时间应该规定为10分钟。

5、未分配时间的使用应在使用前进行规划,但规划时应当引入一个对立者。因为执行时间与规划时间不符往往是因为我们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效率,或过低的估计了事务的复杂程度。对立者在规划时能够提出规划的不合理性病推动规划的优化,对立者可以由家人、同事、助理甚至自己来扮演。如果只有自己能作为对立者,那么需要在制定完规划后跳出原有思维重新审视所规划的事务。

7、解决个人拖延则需要闹钟提醒,但提醒内容并不是接下来要干什么,而是你正在干什么。闹钟不应设在事务的起点,而是设定在事务预计时间的中间点,这个时候的闹钟提醒的是你应该知道你现在在干什么,你为这个事务规划的进度是否顺利,如果不顺利你还有一半的时间解决或者另行思考解决方式,并将后续时间准确让给下一件事。

9、最后要解决的是惰性消耗,既并未按照规划开始事务,或在规划之间夹杂了未经允许的私人事务,再或在规划间规定的私人事务时间被拖延。

11、执行者也应当在日常事务中勤加练习,抵制惰性消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