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定位技术解析

2024-10-12 21:43:08

1、RFID作为物联网的支撑技术之一,是一种无需直接接触地识别技术,采用了无线射频信号读取和传输电子标签所存储的信息,RFID技术具有非视距传输、识别速度快等特点,而RFID技术中用到的存储信息的电子标签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廉、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物流追踪、交通运输、商场货物管理、物品定位等领域。RFID系统由RFID标签和RFID阅读器组成,常用的RFID标签和RFID阅读器分别如Figure 1和Figure 2所示。

RFID定位技术解析

2、RFID系统框架如Figure 3所示。RFID标签分为有源和无源,有源标签可以算是比较广义的RFID,由于标签自身有源,信号处理也能做得比较复杂,定位精度会高很多。能在理想情况下达到覆盖100米范围,定位误差5米左右,主要通过三角定位来完成,但这个领域也完全可以使用诸如uwb,ZigBee等等节点完成定位。无源标签是大多数时候所指的RFID,由于标签自身没有计算能力,所有信号处理都要受限于读写器接收到的反射信号,因此信号处理算法选择余地会小很多。且因为读写器识别范围基本上在10米范围以内,一般是非常精细的定位才会研究无源标签的定位。

RFID定位技术解析

5、RFID技术定位优点基于RFID技术的定位方法的优点在于成本低廉,有源RFID标签成本通常在几十元,而无源RFID标签成本可以做到几元钱,且标签体积很小,通常制作成薄片的形状,且RFID射频信号穿透性较强,可进行非视距通信。RFID系统的通信效率很高,相比与Wi-Fi和Zigbee等需要网络接入的系统,一个RFID读写器,可以再1秒时间内完成上百个标签的读写。相比于ZigBee、蓝牙和Wi-Fi无线定位技术,RFID的节点成本更低,定位速度更快,但是其通信能力较弱,因而RFID定位特别适用于需要简单的标记对象,但不需要进行大量数据通信的场合。

6、RFID技术定位缺点但是,现有的利用RFID技术的定位系统有许多缺点,定位误差大,系统部署复杂,容易受到环境影响等,如基于RSS的定位方法受限于RSS自身波动较大和对环境干扰敏感,精度很难进一步提升,基于TOA和TDOA的定位方法,对时间测量的精确性要求较高,但是由于无源RFID系统的低通信速率,很难观测到精准地时间。总的说来,RFID定位技术适用范围窄,定位精度差,用于实际的案例较少。

7、地磁定位技术相比与基于RFID技术的定位方法,地磁定位不需要任何硬件设备,定位目标也无需添加任何标签,适用于任何复杂情况和超大室内场景,定位精度高,一次获取场景的数据之后,无需再进行额外的维护,成本极低。杭州十域科技正是基于地磁室内定位技术的定位服务及数据服务提供商,由多位海内外知名学者联合创办,应用功能丰富,旨在为用户提供数字化人员定位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