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虽好,新生父母请避免十个早教错误

2024-10-14 15:21:02

1、  婴幼儿早教误区一、新生儿要绑腿  胎儿在子宫里是呈蜷曲状的,双腿出生时略呈“O”是正常的,而长大后“罗圈腿”的形成是因为缺钙或者错误的行为姿势所造成的,与是否绑腿无关。在新生儿出生后,他们需要挥动小手、小脚来认知自己的身体,而随着身体发育及钙质的吸收,他们的腿会自然长直的。新生儿绑腿是非常错误的做法,既妨碍婴儿的运动,也可能导致体温升高,甚至髋关节脱位等情况。所以要给小婴儿穿宽松的衣物,尽可能给他更多运动的空间。而且还要多俯卧,让孩子有更多的运动机会。

早教虽好,新生父母请避免十个早教错误

3、  婴幼儿早教误区三、婴儿早走聪明,所以应该早牵手走路或者用学步车  有些老人认为孩子走得早说明聪明,其实目前没有此类的研究支持这一说法,但是却有研究证明,没有经过爬行阶段的孩子大运动能力、协调性、空间感、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的发展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婴儿从匍匐爬行到手膝爬行,由扶物行走再到独立行走。期间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但是宝宝却经历了从全身着地再到直立行走的飞跃,无论从肢体的支配能力再到平衡能力都有非常惊人的变化,所以这一阶段切不可错过,更不能让宝宝过早的用学步车或者牵手走路。

早教虽好,新生父母请避免十个早教错误

5、  婴幼儿早教误区五、宝宝睡眠习惯无所谓,时间够长就行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早睡、晚睡没关系,时间够长就行。但研究证明,每天晚上十点到凌晨两点是宝宝分泌生长激素最重要的阶段,这四个小时分泌的激素是全天分泌总量的3/4,关乎孩子的身体、大脑及免疫系统的发育,而生长激素要进入到深度睡眠才能分泌,所以宝宝最好9点入睡。如果已经养成晚睡晚起的习惯,则从每天早上早叫醒15分钟开始,慢慢改变宝宝的时差。

早教虽好,新生父母请避免十个早教错误

7、  婴幼儿早教误区七、婴儿吃手啃玩具一定要制止  新生儿出生时不知道自己有手有脚,需要通过感觉去学习,而婴儿的口腔是非常敏感的,口和手之间还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婴儿吃手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在1岁半之前吃手都是被鼓励的,不能用打骂、涂黄连等等手段阻止,否则将来孩子会在不该吃手的时候执著的吃手,而且成为心理依恋。所以应该把婴儿的手及玩具洗干净,让他们尽情的啃。

早教虽好,新生父母请避免十个早教错误

9、  婴幼儿早教误区九、婴儿喜欢用左手要改正  婴儿在2岁半以前主要发育右侧大脑,所以很多婴儿喜欢用左手,家长误以为自己的孩子是左撇子,就强行要求孩子使用右手,这会导致婴幼儿的大脑发育混乱,而孩子形成左右利手基本要到上学以后才会定型,所以不要认为干预孩子使用哪只手。而如果人为干预有可能导致大脑功能混淆,形成口吃。而左利手的人在生活学习中,除了写中文字不太方便之外,不仅不会有任何不便,而右脑发达的人,在想象力和创造力上也可能会发展得更好。所以千万不要矫正孩子使用哪只手(除写字应该使用右手)。  注释:利手(handedness),一个人日常生活中做技巧性活动时习惯使用的那只手。习惯于用右手称为右利手,习惯于用左手称为左利手。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对18593人的调查结果表明,右利者占91.51%,混合利者为8.26%,左利者仅为0.23%。低于西方国家的平均最低左利手比例。

早教虽好,新生父母请避免十个早教错误

10、  婴幼儿早教误区十、早教是教孩子的,一周一节课的早教没用  婴幼儿认知自我、认知世界、学习各种技能,都是需要大量重复的,每个动作、每个词汇、每个新事物都需要300次的重复才能完全掌握。所以,一周一个小时的早教课程对孩子直接的作用的确不大,因为基本是学习能力更强的成人,学习一个新单词后7天不碰,也会忘得干干净净的。因此得出一个结论--一周一次的早教主要对象并不是孩子,而是他们的父母。老师在课程中虽然带动孩子和家长一起活动,但是直接作用于孩子身上的效果毕竟短暂,而老师讲解的安全、科学的游戏方法及其重要的作用,恰恰是传达给家长的,家长充分掌握后,回家每天给孩子做重复性的训练,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家长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