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肿瘤的CT鉴别点(学习笔记--第一部分)

2024-10-18 05:52:34

1、™关于CT上的病灶密度:高密度:见于出血、钙化、富血管性肿瘤 ™低密度:脑炎、梗塞、囊肿、水肿 ™等密度:脑膜瘤、星形细胞瘤、硬膜下血肿、脑梗塞、脑出血的吸收期。

颅内肿瘤的CT鉴别点(学习笔记--第一部分)

3、常见的脑肿瘤:™1胶质瘤、 ™2星形细胞瘤、 ™3髓母细胞瘤、 ™4室管膜瘤、 ™5少枝胶质细胞瘤、 ™6脑膜瘤、 ™7垂体瘤、 ™8颅咽管瘤、 ™9听神经瘤、 ™10脑转移瘤

颅内肿瘤的CT鉴别点(学习笔记--第一部分)

5、星形细胞瘤:™病理:kemohan氏将星型细胞瘤分四级。 ™一二级分化良好型,相对恶性度低,与正常脑组织分界清。 ™三四级分化不良型,恶化程度高,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分界不清,易发生坏死、囊变,其血管形成不良。 ™临床特点:局灶性或全身性癫痫发作。™CT表现:™部位—脑内任何部位,成人多大脑半球,儿童多小脑半球 ™平扫—一级表现为圆形类圆形低密度,边界清,占位不明显;二三四级表现为略高/混杂密度/囊性肿块,边界不清,病灶内可坏死、出血,灶周水肿及占位显著。 ™增强-一级:无强化或轻度强化;二三级:多为环形强化,形态及厚薄不一,环壁上有时伴有强化的瘤结节,这是星形细胞瘤的特征;四级:多不规则强化。

颅内肿瘤的CT鉴别点(学习笔记--第一部分)

7、髓母细胞瘤:™病理:肿瘤来源于胚胎残余组织,血运丰富,边界清楚,质软,较少发生囊变、出血和钙化。肿瘤可同时沿脑脊液播散到脑室内及蛛网膜下腔。对放疗敏感。恶性肿瘤,小儿后颅窝常见。™临床:躯体平衡障碍,共济运动差,高颅压症状,神经根受刺激时引起斜颈。 ™CT: ™部位—小脑蚓部和小脑半球,可侵入第四脑室™平扫—圆形或类圆形稍高密度,密度均匀;边界清,周边有水肿;第四脑室受压变形向前移位或者消失,第三脑室和侧脑室扩大。™增强—明显均匀强化;室管膜及蛛网膜下腔有转移时,脑室壁及脑池内有强化病灶。

颅内肿瘤的CT鉴别点(学习笔记--第一部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