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彩瓷器鉴定

2024-10-25 22:41:33

本文由冷锋编辑整写,如果不妥或者沟通请联系本人。法华器又称“法花”、“珐华”,是一种由琉璃演变出来的低温彩釉。其创烧于元代,但盛行于明代,以明代万历时期的作品最佳。入清代以后仍有生产,到嘉庆以后衰落。在这里Neil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法华彩瓷器鉴定特征:

工具/原料

聚光手电

放大镜

法华彩瓷器鉴定特征

1、法华器鉴定胎土特征:正宗法华器一般产生自山西省晋南一带,是属于陶胎。其明代器物胎质较为细腻,胎色为灰白色。而入清代后胎质较为粗糙,胎色发淡黄色。明代景德镇窑烧瓷胎法华器。其瓷胎洁白坚硬,是先在胎体上堆出花纹,入窑烧成素胎,再在胎面上施法华釉。第二次入窑以低温烧成。而山西陶胎法华器是一次烧成。陶胎法华器采用彩画中的立粉技术,用特制的带管泥浆袋,堆出凸线的纹饰轮廓,然后填入法华釉料,入窑低温烧成。

法华彩瓷器鉴定

3、法华器鉴定造型特征:山西所产生的陶胎法华器,器型一般都是小件的花瓶、香炉、动物之类,而景德镇窑明代嘉靖前后生产的瓷胎法华器,则多为瓶、罐、钵等,纹饰多为花鸟、人物等。

法华彩瓷器鉴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