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1、家长有意识地向孩子讲解一些安全常识。许多家长只知道给孩子定下种种清规戒律,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却懒于对这些限制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孩子不能理解家长不允许自己这样做的原因,认识不到这样做的危害性,一旦成人不在身边时,在好奇心或逆反心理的驱使下,他们常常会做出一些危险的尝试,从而引起一些伤亡事故。

3、父母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现实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事与非,美与丑,善与思是并存的。有人认为为了保持孩子的幼稚和纯真,应尽量不让孩子接触社会的阴暗面。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要知道,温室里的花失经不起风吹日晒的。孩子若终日生活在鸟语花香的童话世界中,就不容易了解社会的复杂性,对社会也会缺乏应有的戒备心理。正因为如此,孩子因听信别人的谎言或受物质引诱而造成走失或被拐骗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我防范意识,利用讲故事、谈话、看电视等形式,深入浅出地向孩子说明周围社会的复杂性,教育孩子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或随便跟陌生人走等。

5、家长要在现实生霰翌倡戈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家长平时应注意有意识地放手让孩子独立地面对困难,不要事无巨细都要赶在孩子的前面为他扫除一切障碍,让孩子形芤晟踔肿成依赖心理。遇到危险,第一反应不应该去激烈反抗,或者大声呼救,首先不管有没有用,肯定会刺激到威胁者,让他们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危害到人身安全。这些犯罪分子铤而走险一定是为了得到某样东西,满足自己的需求,当遇到危险的时候,应该告诉犯罪分子,自己很害怕,希望不要伤害自己,我知道你一定是因为走投无路了,才做出这样的事,我真心希望能帮到你。先示弱,然后说出自己的需求:希望不要受到伤害,再告诉犯罪分子你能感受到他的无助,最后告诉他,希望能够满足他的需求。我觉得绝大部分犯罪分子在经历过这番谈话,情绪各方面应该会平静下来!

7、孩子要安然无恙地成长,仅仅靠家长细心呵护是远远不够的。孩子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父母得庇护下,他们终将走向独立。因此,家长不仅要细心地爱护孩子,更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孩子的安全和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