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养
其实每一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个好老师的样子。大家在求学的过程中,总是在想,如果这位老师能怎样怎样,该多好。事实上,就算这个老师脾气再好,布置作业再少,也总会有学生不喜欢他。这本没什么,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喜欢你,那才叫奇了怪了。上帝,还会有人不喜欢呢,更何况是普通人。
无教案束身的老师
1、通常情况下,我们觉得老师备课或者是要写一厚堆的教案,这是对学生们负责。这感觉没有什么错。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小鱼儿个人觉得,如果你是一位好老师,你是一位有才华,有能力的老师,那么就根本没有必要备案。如果你只是一个喜欢备案,然后跟着自己备的案来给学生们讲课的话,那么你的课已经注定有了计划,有了章程,完全跟着你的条条框框走,甚至不会应对突发事件,你不允许学生打乱你的计划,这就是你的备案,你喜欢依据计划行事。但是,事实上,课堂是一个多变的过程,需要老师和学生真正地交流才会构成是一个完整的课堂。如果只有你一个人按你的备案过程走过45分钟,那么这常课就算你讲得再无瑕疵,也只是你个人的独角戏,学生们只不过是带着耳朵听戏的人。所以,小鱼儿个人认为,如果你是一位有能力,才华出众的老师,那么你根本没有必要备案。而是根据你个人的理解和强大的精神力来掌控这45分钟。利用你个人的口才,和学生们精彩的交流和互动中,完成你的这45分钟。小鱼儿在大学的时候,遇到过这样的老师。她是位女老师。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她所表现出来的魅力和强大的精神力,是完全吸引学生的,根本容不得学生有半点的分心。她没有教案,甚至她连课本都不用带。今天要讲什么,今天要讲哪里,仿佛完全印在她的脑海里。她的课相当精彩,就算有突发事件,例如有学生提问或者是辩论,她都会不打壳地和学生们探讨。小鱼儿班同学曾和老师进行过扰乱式的对话,看可不可以打乱老师的思路,可是没有。成功者永远属于这样的老师,失败者只能是我们这些心存坏意的学生。可以说,这位老师带给小鱼儿的精神力和个人魅力之享受,是超乎任何的。

不以分数论英雄的老师
1、孩子们的进步或者是倒退需要什么来判定,自然是要靠分数来判定的。不管是学校,家长,还是学生自身都喜欢用分数来比高下。其实许多情况下,学习好的学生,也不见得就个个喜欢分数,学习不好的学生就不用讲,他们可能是最怕公布成绩的那个瞬间了。但是,不知道学习好的学生有没有如小鱼儿一样的经历,就是当你某次发挥失常的时候,会被带课老师揪过去臭骂一顿。好,小鱼儿就有此经历。当年,数学期中考,120分的卷子,小鱼儿可怜地发挥失常,考到116分,班级里平时比小鱼儿差的学生有考到118-120分的。于是,小鱼儿和另一位平时学习好,也发挥失常的同学被老师揪到办公室里,狠狠地臭骂了一个下午,害我和那位同学,其他课都没有听到,又被其他带课老师骂的惨局。实际上,老师也有喜欢或者是不喜欢的学生。虽然说,老师都喜欢学习好的学生,但是如果老师真是只喜欢学习好的学生的好,其实对那些中间的或者是靠后的学生来讲是十分不公平的。为什么,难道就因为我们成绩不好,就不被老师喜欢吗?其实,真正成功的老师应该是不以成绩来划分学生的。不管学生们学习如何,老师都不应该按分数的高低来取决喜欢或者是讨厌某个学生。而是应该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任何一位学生。用个人魅力,把后进的学生的成绩提高,让学习好的学生继续保持这样的成绩。这才是一位真正成功的老师最最需要做的。某一次学生成绩考不理想了,老师不应该想东想西,捕风捉影,认为孩子这样了那样了,需要向家长报告这样了那样了,这样做只会让学生们更加恐慌,本身成绩发挥失常,就已经很伤心痛苦,再这样事事多多,会让孩子更有心理压力。好老师,应该是不断地赞美那些成绩有提高的学生,就算他只是提高了半分也要赞美和鼓励他。选美和鼓励教育是值得提倡的,孩子们都喜欢鼓励和被赞美。

没有年龄之分打成一片的老师
1、许多老师觉得自己年龄大了,或者是自己本身是老师就高高在上,不能和学生走得很近,当然他们也得保持老师的严肃和威严,否则如何镇的住学生。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错误,因为老师和老师不同,自然他们选择的方向也会不同。但是小鱼儿认为,不管老师的年龄如何,能够放下自己的职业和身份,真正地走近学生们的心里,和他们做朋友,与他们及时沟通,这样的老师才可以称得上是称职和成功的老师。一个老师并不是只是在课堂45分钟的时间里,把你想要传授的知识传授完了就完了,而是要在45分钟后,和自己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做朋友,倾听他们成长的烦恼,他们的内心世界,并及时对他们行为或者是学习上产生的种种毛病和错误进行改正,这样的老师才算是合格而优秀的。或许现在的老师的压力都很大,完全没有这个精力去做这些。是,现在,一个老师所在的班级里会有三四五十名学生,若是让老师一个一个地倾听下来,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如何加大师资力量就是势在必行的,不过这是国家教育局的事情,在此,小鱼儿也不便评论。当然,如果老师你想要做一个负责而成功的老师,最好还是尽量去和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们一起玩游戏,和学生们一起参加活动,和学生们一起看电影,参加学生们的生日,这样会让你看上去更加朋友化而不是老师化。不要只是在特殊的日子里感动,例如教师节,也要在平时的日子里感动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带给你的快乐。也要把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及时地和学生们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