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样做好孩子的早期教育
1、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形成一种意识,孩子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与道德上的完满,不能只知道让孩子吃好、穿暖,一味溺爱,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育;

3、在孩子慢慢长大的过程中,父母特别是母亲要慢慢学会放手,渐渐实现和孩子的分离,让孩子接受恰到好处的挫折,这对孩子终身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家长很多不懂这个道理,在孩子长大甚至成人后,都要管到底,看似对孩子非常的爱,其实剥夺了孩子很多自我成长和发展的权利,这样的父母需要完成自我成长,克服不控制孩子时的焦虑。父母与孩子分离得越彻底,孩子的心理就会越健康;

5、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对孩子的想法和行为给予恰当的回应,不能漠视孩子,对孩子的行为无动于衷,这样会造成孩子精神世界的极度贫乏,缺乏精神营养和滋润,无法完成健康人格的塑造与形成,父母也不能为了让孩子达到自己认为的优秀状态,一味地严格要求,一切事情都是以指责和苛刻来对待,让孩子觉得自己无论怎样做都不能让父母满意,从而让孩子失去信心,即使自己再优秀,也没有价值感和意义感,这样的孩子无法感受到幸福和成就感,人生将是非常悲哀和不幸的;

7、父亲在孩子稍大后,要及时介入母亲和孩子的关系中,共同养育孩子,告诉孩子一些游戏的规则,加大妈妈和孩子游戏时的不可能产生的难度,让孩子不断尝试挑战自我,树立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勇气,让孩子觉得自己有位置感,从而形成良好的自尊感,觉得自己有资格过上幸福的生活,并有资格享受成功;

9、教会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以及与人交往的准则和技能,告诉他们天道酬勤,注重学习的过程,学会自我控制,养成踏实、能吃苦的习惯,而不能为了好结果而选择急功近利的方法,甚至不择手段,与他人恶性竞争,引导孩子保持觉性,活在当下,不为过去的事后悔,更不为未来担忧,注意灵活地调整自我,保持自己与他人、环境和社会的高度和谐,形成正确的三观,有良好的心态,良好的接纳度与包容度,这样的孩子,想让他不成功都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