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放大器在超声导波钢轨传播中的应用
实验名白镢梧螂称:高压放大器在超声导波钢轨传播中的应用
研究方向:无损检测
测试目的:
超声导波具有传播距离远、检测距离长的特点,在钢轨无损检测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使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和现场实验方法,对钢轨各模态超声导波的传播特性进行深入研究。
测试设备:ATA-2042高压放大器、任意函数发生器、压电陶瓷、钢轨、示波器。
实验过程:

图:超声导波损伤检测实验方案
根据导波的传播特性,不同模态的导波对钢轨各位置伤损的敏感程度不同。尤其对于穿透法检测,若选取能量集中位置与检测位置不同的模态,或者能量较分散的模态进行检测时,导波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缺陷影响较小,影响检测精度。一般情况下,一个导波模态能量集中位置即为该模态适合检测的位置。对于缺陷平面垂直于传播方向或质点振动方向的伤损,检测效果更加明显。在实际应用中对于不同位置、不同类型的伤损应选取合适的导波模态进行检测。
1、轨头横向直裂纹检测实验
在轨头位置预制裂纹,裂纹横向通透、垂向深度10mm、纵向宽度约2mm,损伤面积约占轨头面积的20%。该裂纹模拟实际情况下钢轨踏面损伤,如下图所示。

图:轨头裂纹损伤检测信号实验结果
提取接收探头检测到的信号,如上图所示。在第一组实验结果中,将传播速度最快的三个波包峰值点命名为p1、p2、p3,其中p1对应波包为GT-S1模态,p2、p3波包可视为干扰模态。对比第一组和第二组实验中无损伤工况实验结果,第一组实验发射探头与接收探头间距为0.6m,第二组实验发射探头与接收探头间距为1.2m,两组实验结果中p1点幅值变化不大,故可知在0.6m范围内GT-S1模态能量未明显衰减。在第一组实验中,无损伤工况时p1点幅值为498mV,损伤工况时p1点幅值为331mV,降低了33.5%。在第二组实验中,无损伤工况时p1点幅值为510mV,损伤工况时p1点幅值为
392mV,降低了23.1%。两组实验中损伤工况下GT-S1模态导波幅值均有明显降低,说明使用GT-S1模态检测钢轨轨头横向裂纹的可行性。此外可注意到在第一组实验中,正常工况及损伤工况下p2、p3幅值未发生明显变化,原因可能是p2、p3峰值点对应导波能量分散,导致在传播过程中仅有较少能量的导波经过缺陷位置,幅值下降值小于由于多次测量产生的误差值,故在轨头横向直裂纹检测中,对p2、p3对应的导波不进行分析。
2、轨底横向直裂纹检测实验
在轨底位置预制裂纹,裂纹横向深度约23mm、垂向深度约10mm、纵向宽度约2mm,损伤面积约占轨底面积的15%。轨底位置是当前超声波检测技术的盲区,本文将使用超声导波对轨底裂纹进行检测。

图:轨底裂纹损伤检测信号实验结果
提取接收探头检测到的信号,如上图所示。在第一组实验结果中,将导波幅值最大波包峰值点命名为p点,p点对应GD-A2模态的导波。对比第一组和第二组实验中无损伤工况实验结果,两组实验结果中p点幅值变化不大,故可知在0.6m范围内GD-A2模态能量未明显衰减。在第一组实验中,无损伤工况时p点幅值为11.9mV,损伤工况时p点幅值为3.6mV,降低了69.7%。在第二组实验中,无损伤工况时p点幅值为11.6mV,损伤工况时p点幅值为4.8mV,降低了58.6%。两组实验中损伤工况下GD-A2模态导波幅值均有明显降低,说明使用GD-A2模态检测钢轨轨底横向裂纹的可行性。
实验结果:
(1)沿轨顶踏面垂向激励时,在轨顶踏面接收到导波的优势模态为GT-S1模态;沿轨腰位置横向激励时,在轨腰中间位置接收到导波的优势模态为GY-A1模态;沿轨底位置法向激励时,在轨底翼缘中心处接收到导波的优势模态为GT-S1模态;这三个模态的导波在其能量集中位置传播特性良好,可分别作为钢轨轨头、轨腰、轨底检测的目标模态。
(2)利用穿透法可使用超声导波对钢轨损伤进行有效检测。使用GT-S1模态可检测钢轨轨头横向直裂纹,使用GD-A2模态可检测钢轨轨底横向直裂纹。在损伤工况下检测到目标模态导波的幅值明显小于正常工况下幅值,说明使用超声导波钢轨检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安泰ATA-2042高压放大器:

图:ATA-2042高压放大器指标参数
本文实验素材由西安安泰电子整理发布。本文实验案例参考自知网论文《PZT超声导波在钢轨中传播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