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全身发白怎么办
1、鱼全身发白,可能患卵鞭虫病或小白点病。卵鞭虫病。又叫打粉病,患卵鞭虫病鱼少动,挤成一团,全身层米粉,“粉”下多血点,不定位溃场烂浊,落M。至今该病M副通基轴和审可中停音算3“301划加率3“每写球在2℃的水温时暴发,所以赣、粤,阅等省的淡水鱼(包括金意例害,映及这些地区的淡水观赏鱼,该病传染性几乎为所有鱼病传染性之首。一滴带病原的水即可使整缸鱼发病,甚至可能连蚊子也能在临近的水体中传播该病。能够杀灭卵鞭虫的药,在同样浓度下鱼也无法思受,而22-32℃正是一般热带鱼的正常水温。

3、如果都不用药(实际上用药也于事无补),听其自然,则长2厘米以下的稚鱼一般全死。长2厘米以上的幼小鱼,鱼体愈大,死亡率愈低中鱼死亡率有较大差别,多为30%-60%(丽鱼科鱼);成鱼死亡率为0-50%(七彩神仙鱼、菠萝鱼等)。为什么有些鱼死了,有些鱼却能挨过此疫呢?结论是体壮且皮肤“不嫩”、耐粗放的鱼(与品种关系不大与饲养的方法和环境因素关系较大,如光照正常、流水较快的发病轻),易于康复,死亡率低。

5、小白点病。病原虫为多子小瓜虫,故又叫小瓜虫病,多子小瓜虫形似西瓜,成熟虫体肉眼可见,球形,长轴00-08厘米,病鱼全身可布满粒状白点,严重时体表钻液如皮、真皮溃烂、鳍残缺、眼发白子不摄饼,瘦弱、浮头、呼吸困难,最后室息而死,一般来说,鲁对多小政并无免疫力,但身体壮实的不容易得病或后得病,体弱者易感染且死去,该病流行水温为1525℃,因此各地流行时间有差别,一般南,方冬(12月来)、春天和夏初(6月初),北方约迟半个月:但北方一地方因水温始终很低,故鱼的新陈代谢极缓慢,如此倒是便于多子小在或的附着,因此有的在早春就呈现出暴发感染的势头观赏热带鱼虽说较常感染上小白点病,但只要设法治疗,较少造成重大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