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后的个人经历及经验

2024-10-14 22:17:48

1、五、饮食方面(所有东西都要适量吃,多吃无益。)1、 花生。说明:7个月之前可以偶尔吃,之后每天必须吃少量花生,防止贫血、血小板低,降低产时大出血可能性。2、 核桃。说明:有助于胎儿大脑发育。3、 日常饮食,不要刻意吃炖鸡、炖骨等补营养,偶尔吃就行。说明:现在家庭条件好,平时吃的就有一定营养,多吃会造成孕妇血压高,肥胖显现,不利于生产。4、 水果适量吃。说明:多吃水果会造成孕妇血糖高,现在家庭条件都好了,孕妇血糖高是普遍现象。每天可少吃一点番茄,维生素C含量高,宝宝皮肤会白一些。5、 海带、香菇。说明:据说有助于宝宝身高方面的发育,偶尔吃就行。6、 叶酸。说明:孕前3个月和孕后3个月吃的。六、 产前准妈妈注意事项1、 妊辰纹:建议用食用橄榄油,可以食用的擦身体更安全,每天擦几次都行,可以增加孕妇皮肤的滋润性和韧性。2、 乳头:建议每天清洗后用食用橄榄油防护,增强皮肤的滋润性和韧性,宝宝刚出生吃奶,新妈妈会不适应宝宝的吸允,会痛,皮肤滋润性和韧性不强,很容易干裂。3、 乳房按摩:建议多做乳房按摩,有助于产后下奶,按摩方式一般网上可学。七、产后妈妈注意事项 1、下身的清洗:用淡盐水清洗,清洗完后要用开水烫毛巾,杀菌消毒,助于下身伤口的愈合。一般医生、护士会告知。2、产后食物: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炖的汤,建议不要太浓,面上的油不要喝,容易堵塞乳房的出奶管,吃炖的公鸡汤,公鸡功效下奶,母鸡功效补营养。每天要吃蔬菜,产后大便会很干燥,上厕所很困难,实在拉不出就要找医生开药“开塞露”,助大便排出,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勉强自己,否则后果会出现肛裂、伤口裂开或大出血。3、产后奶水:宝宝出生就具有吸允吃奶的能力,不要认为宝宝刚出生还不懂。不管有没有奶水都要让宝宝吸允,有助于产奶,除非你不想宝宝吃母乳。宝宝刚出生体力有限,宝宝刚开始吸允乳头,由于奶管未通,宝宝会很吃力,很容易累,会吸着吸着就睡着了,只要宝宝吃就要喂他,产后感觉乳房胀痛就是有奶水了,如果感觉乳房内有硬块就是危险信号了,严重可能出现乳腺炎,乳腺炎不能给宝宝喂奶,否则宝宝会生病,这是由于乳房内奶水积留过多,或者乳头未通,没有奶水排水,自己误以为是没有奶水,没有及时排出造成的乳房硬块。注:■两侧乳房哺乳应按先后顺序交替进行,新生儿吸吮奶头时间不宜过长(一侧不超过20分钟为宜)。 ■不应让新生儿口含乳头睡觉,以防乳头皲裂,甚至发生新生儿窒息。 ■当乳房出现硬结、硬块时,及时进行疏通乳腺管的按摩。可以先在局部热敷3—5分钟,再用双手呈螺旋状按摩乳房,一边按摩,一边移动手掌,双手放于乳房左右,再以双手放于乳房上下,从乳房基部朝乳头方向顺序揉压,促使乳腺管通畅,利于乳汁排出。 ■乳腺炎的护理。如果乳房出现乳头疼痛,局部皮肤发红发热,触摸时有疼痛感和硬结,产妇突然高烧39℃以上,并有寒战、畏寒,患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压迫有痛感,应考虑可能已患乳腺炎。症状较轻者可以做局部温湿敷,或者外敷中药如意金黄散,还可继续进行母乳喂养。如果症状较为严重者,如发高烧并伴有症状,就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如果出现轻微乳腺炎症状,比如局部皮肤发红发热,还没有到发烧的地步,可以先买“如意黄金散”外敷,或者用仙人掌泥外敷,可能把乳腺炎扼杀在萌芽状态,但如果发炎的部位较深、发烧的话,一定要去医院,用青霉素就可以治疗,但同时不要放弃母乳,如果不想喂给宝宝吃的话,就让月嫂每三个小时给你挤出来一次,能保住母乳的哦。喂奶之后排空乳房只适合乳汁余留过多的情况,如果余留一点的话,可以不必每次都排空,记得下次先吃有余留的一边就好了。 ——摘自《国家月嫂职业资格鉴定统一培训教材》 又:左侧乳房上的硬块一定要揉开。可以先用热毛巾敷一下,然后再用手揉,用吸奶器吸,这是乳腺被奶堵住了,如果不揉开处理掉的话,就很容易发展成乳腺炎了。也可以现在就试试用蒲公英或者仙人掌外敷的法子,总之一定要引起重视,否则真的乳腺炎发作就痛苦大了!4、 产妇洗头、洗澡:老辈都要求不洗澡洗头,但是产妇容易出汗,如果不清洗反而会不暖和受凉。洗头:建议产妇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尽量少洗,不要用电吹风,以后会头痛,多用几条干毛巾擦拭。洗澡:根据自己的伤口愈合情况及医生的建议安排,一般建议用热水擦拭即可。5、 产后活动:每天适量活动,有些轻的事可以自己做的就自己做,这样有助于产后子宫修复,恶露的排出。6、 月子时间:长辈都要求做40天,但要保持每天的活动。八、 育儿注意事项1、 新生宝宝母乳吃奶时,妈妈要注意宝宝的鼻子有没有被乳房堵住鼻孔,后果可知。新生宝宝会吃不到两口就睡着了,过一会儿醒了有要吃,因为新生宝宝体力有限,乳房为通畅,宝宝吃着很费力,很容易累,他睡着了并不是吃饱了,而是累了睡着了。在此强调妈妈要有耐心哦。2、宝宝打嗝:宝宝打嗝是比较正常的,因为小婴儿的神经系统和膈肌都没有发育完善,小婴儿受到轻微刺激如冷空气吸入、吃奶太急,将空气吞入胃内、过饱,就会发生膈肌突然收缩,因而迅速吸气并发出嗝音,膈肌有节奏的收缩必发出连续“嗝”声。打嗝不是病,将会随着宝宝的长大,神经系统发育完善,打嗝自然会消失。解除婴幼儿打嗝的巧妙方法有以下几种: 1.)当婴儿打嗝时,先将婴儿抱起来,轻轻地拍其背,喂点热水。 2.)将婴儿抱起,用一只手的食指尖在婴儿的嘴边或耳边轻轻的挠痒,一般到婴儿发出哭声,打嗝即会自然消失。因为嘴边的神经比较敏感挠痒可以使神经放松,打嗝也就消失了。 3.)将婴儿抱起,刺激其足底使其啼哭,终止膈肌的突然收缩。 4.)不要在婴儿过度饥饿或哭很凶时喂奶,也是避免宝宝打嗝的措施之一。3、宝宝吃奶后,最好让宝宝侧身睡觉,以防宝宝吐奶吐不出,容易堵住气管,后果可知。4、宝宝大小便后要洗屁股说明:宝宝的大小便后很容易让宝宝出现红屁屁,每次大小便后都要清洗。5、宝宝很小,大人睡觉要注意,不要压着宝宝,后果可知。6、不能睡电热毯说明:冬天孕妇、宝宝都不要用电热毯,首先有辐射,对宝宝发育不好,而且宝宝睡电热毯会导致皮肤干燥,痒,严重的会干裂,影响睡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