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孩子的心理
经常听到家长感叹读不懂孩子的心理,青春期的孩子家长搞不懂,鹩梏钔喔三四岁的孩子家长也搞不懂,可能大多数家长都盼望着能学会孩子的“读心术”,因为不明白孩子的心理、心思,是难以教育好孩子的。 曾经有一位妈妈请我给她推荐一本好的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因为她不大能搞明白孩子的心理。遗憾的是研究心理咨询将近二十年了,恕我孤陋寡闻,还真没有看到一本能够指导家长读懂孩子心思的书。很多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书不可谓不科学严谨,也有充足的实验数据支持,可惜或者显得很“宏观”——告诉你的是一些有统计意义的知识,与孩子的心思没有关系;或者是让人有盲人摸象的感觉——各个细节研究得很深入,但是不能知孩子心理之全貌,无助于明白孩子小小的心思。 怎么办?苍天啊,大地啊,如何才能读懂孩子呢?

想想自己,再去理解孩子
1、注意鼓励与批评妈妈把孩子的作文说得一无是处,结果越来越不喜欢作文。鼓励了他几次后,文思泉涌,再没听他吵作文难写。大人是否也是喜欢鼓励,讨厌批评呢?

2、这不是一件轻松愉快就能完成的任务。 家长需要好好花工夫去思考,才能养成理解孩子的习惯。毕竟比较起来,打骂、训斥、命令这些“常规手段”更简单一些,可操作性也更强一些。而且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想顿悟,想一下子就读懂孩子所有的心理是不可能的。即使是作为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我,也会遇到新的问题,但只要有了习惯,肯去思考,解决新问题也不是那么难的。
3、与其他目标会发生矛盾和冲突 许多家长也想读懂孩子,可是当涉及到孩子的学习问题时,又顾不上去理解孩子了,那些自动化思维又驱使你“重复昨天的故事”。如看到成绩不好了,又龙颜大怒,训斥一场方能解心头之恨,不知不觉中又让孩子在厌学、丧失兴趣和信心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其实学习与读懂孩子并不矛盾。只有读懂了孩子,激发出他自己的能量,才能真正长久地学习好。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请施于人。让我们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