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失败的原因
1、企业战略失败一:互相指责你曾见过多少进入执行阶段后宣告失败的企业发展战略?失败之后往往就是互相指责和推诿。领导能力太差;执行方法有问题;所用的市场数据太糟糕;顾客决定选择其他公司;时间不够。这样的理由成百上千,我相信很多你以前都听到过。失败的背后还隐藏着更深层的问题——战略制定过程的脱轨。问题的实质并不是出在人身上,也不是管理或其他什么因素,而是你们到底如何看待企业发展战略,又是如何在企业内部制定出战略的。战略出现偏差的时候,知道新战略有问题的人可能会陷入恐慌和不知所措中,他们犹豫着是应该讲出来还是闭上嘴保持沉默。员工担心说出来会惹麻烦,可是不说也可能会倒霉。他们害怕如果对ceo和其它领导下达的圣旨提出异议就会被视为“故意作对”或“不听话”。出现这种状况时,这个企业发展战略就已经失败了。音乐剧《绿野仙踪》里的坏女巫唱过一首歌,叫做《谁也不准跟我提坏消息》。如果公司有领导也喜欢这个调调,问题自然来了,因为这意味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4、企业战略失败四:执行过去五年中,大众媒体对“执行”这个词非常关注,因为很多公司就是不知道该如何具体执行所制定的战略计划。最好的证明就是这些书籍的出现——《战略执行新科学:如何提高企业发展速度》或《聪明的财富创造者与执行:征服它,实现它》。这为我们指明了迷失的方向,但仍有误区,因为他们认为系统化的方法肯定能保证取得更好结果。这个理念并不完整——所谓的“完美执行方法”假设所有人都会朝同一个目标前进。你曾在任何企业中见过这种程度的高度一致吗?不管是什么规模的企业都做不到。我的观点是,利用流程来加强企业内部的协调合作能力,知道应该向什么目标调整,制定良好决策,适时为系统提供反馈信息进行调整。工具就是工具,真正重要的是企业如何进行决策,选择什么样的工具,如何使用工具,什么时候使用工具,这些因素才对工具的使用效果有决定性作用。
5、企业战略失败五:决策在美国,我们周围腻戴怯猡包围着太多并不必要的东西,但通常不会意识到这一点。企业中也有同样的情况,我们不知不觉中陷入太多需要来做决定的东西。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糟糕的决策是导致战略失败的根源之一,那就很可能遭致失败。如果目标太多或指令互相矛盾,情况就会变成每件事都没有主次之分。这种情况下,最终什么都做不成。企业的老板必须会做选择,懂得如何安排先后顺序,适时调整或取消计划。假设你正在开发新产品,那就先确定如何让顾客选择你的产品,然后将想法清楚地告诉整个团队和公司。简单明了地安排好品牌、包装、销售和渠道配送等问题——还应和大家就工资和奖金进行沟通。团队讨论可以提供好决策,但如果制定决策的团队眼界狭窄,缺少意见反馈,或成员、部门之间无法相互理解,甚至为部门、个人利益而争,结果也可能很糟。比如在谈到销售渠道配合问题时,可能只有具体负责销售的人才知道该怎么做,而销售部门的领导如果独断专行,对情况不甚了解,就会出问题,管理、研发等部门同样如此。留出供人讨论的时间,但别忘了你需要的是有针对性的意见,而不是为了达成什么共识。不管做决策的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团队,都可能困难重重。当机立断,不断前进,设立一套能尽早发出预警信号的系统,及时调整需要重新研究的决策内容。市场中永恒不变的一个特点就是变化性,调整是肯定会出现的——所以要提高调整能力,顺利实现转变。

6、反省与调整、改变企业战略失败了,主要制定战略的个人或团队需要反思(小编需要郑重提醒的是:有时候,当局者迷),以避免同样问题的再次发生。甚至为了避免新的战略中新问题的发生,消除隐患,需要提升制定战略的个人或团队的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