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课背后的真相,家长一定要知道!

2024-10-19 07:03:30

1、升学压力。孩子的成长,是压在所有负责任的家长心头的心病,孩子能不能好好学习,升入更好的学校,则更是心病中的心病。从上小学开始,买优质小学地段的学位房,考重点初中、高中,参加高考争取考入重点大学,是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对自己的要求。现在教育体系下,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教育资源匮乏、紧张的现实,优质的重点小学在所有小学中的比例不超过30%,重点初中的录取率不超过30%,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不超过50%,高中毕业考入一本院校的录取率不超过20%,这样一层层的筛选、淘汰,能够进入重点大学深造的孩子,就变成了凤毛麟角,而这样的人中龙凤,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往往会走的更高、更远,人生得意,家长宽心、省心。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从小抓孩子的学习,有什么错呢?

补课背后的真相,家长一定要知道!

3、竞争,是这个社会的主旋律。现在社会,竞争成为了我们工作、生活中的常态,也成为了当下社会文化的主旋律,作为父母,从小经历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千军万马挤高考独木桥,毕业工作、职位竞争的艰辛,懂得努力奋斗、保持竞争斗志和意愿的重要性,这样的心态下,自然而然会对孩子有期望、有忧虑、有担心,为了让孩子赢得未来的竞争,自然而然会从孩子的教育、培养抓起,这种焦虑的心态下,将竞争的意识灌输给孩子,成了家长们理所当然的选择。

补课背后的真相,家长一定要知道!

5、赢在起跑线,是很多人认可的价值观。“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笨鸟先飞”,类似这样的观点,用在养育孩子上面,体现出来的就是赢在起跑线的价值观,在很多人看来,孩子从小接受更早、更系统的文化教育和综合素质训练,有助于孩子更早的培养出良好的习惯、积累必要的文化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轻松、自如,也更有条件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在这种价值观的驱动下,送年幼的孩子上早教课、英语早教、奥数启蒙、机器人课、各种补习班,其最终目的和动机,都是为了让孩子早点出发,赢在起跑线。

补课背后的真相,家长一定要知道!

7、攀比心理。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人不可不比。关键和谁比?比什么?以什么心态比?不能总和最优秀的比。优秀是有“指标”的,如果大家都优秀,那么优秀就变成了平庸。不能总拿孩子的弱项和人家的强项比。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道理谁都懂,只是面对具体问题时就犯糊涂。希望孩子全面发展,样样优秀不可厚非,只是要求太高,或者根本不切合实际。扪心自问,我们自己能做到吗?所以,我建议现代家长要补补两门课:教育学、心理学。也不必系统学习,买几本相关书籍看看也无妨。世界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不可能都是一般高一般强一般美丽。正视差距,迎头赶上,力争上游,未为不可。不能过于急功近利。成长需要过程,成功需要努力、等待,急功近利,求胜心切只能使自己心烦意乱心浮气躁,于事无补。

补课背后的真相,家长一定要知道!

9、因事因病假很多天的学生需要补课。因事因病没来学校上课,缺课了很多天,这时候补课是非常必要的。学生缺课,基础知识没打牢。如果不及时补上会直接影响学习的连贯性,学的内容脱节,造成以后上的课听不懂影响成绩。对个别差生的补课。补哪些知识,学校老师补课比外面的辅导老师补课好,因为在校老师更了解学生缺了哪些课,补哪些知识,补课就更有针对性。

补课背后的真相,家长一定要知道!

11、有偏科或听讲问题。想要判断孩子是否需要补课,分析一下孩子的学习成绩,看一看他的成绩是不是很平均,不会出现这门功课成绩很好,另一门功课成绩很差的情况,并且配合上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有跟不上老师讲课的状态,如果有,可以适当给孩子补课,如果没有,补课与否并不重要。

补课背后的真相,家长一定要知道!

13、孩子在学习上是否过于懒惰。这也是你要观察的,不管孩子成绩是保持平稳还是下降了,你想要判断是否给孩子补课的时候,就要观察孩子在学习方面是否过于懒惰,懒惰的程度又是怎样的。有些孩子在家里学习懒惰,却会在老师面前很听话,那么你可以给孩子补课,在老师的带领下把孩子懒惰的学习态度改掉。

补课背后的真相,家长一定要知道!

15、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这样的体验,现在的孩子都不爱做家务,也不会做家务。在我们眼里,孩子就是学习,学习好,才是真的好,似乎除了学习,其它都是分外之事。不仅如此,孩子少了许多亲情、温情。他们不会太在意父母的付出,觉得那时理所当然的事。不会太感恩教师,认为那是他们的分内之事。不会感激这个富裕祥和的时代,觉得这是自己的幸运。发展到极至,就可能培养出我们自己的“掘墓人”。人活着是为了生活,那么生活的意义是挣很多的钱吗?是活的自私自利才快乐吗?都不是,其实活的就是这个家,家幸福了我们的人生也就美满了。请大家不要自私的只为自己的想法而活,却忽略了孩子最需要你陪伴的日子,你陪伴孩子的时间并不多十几年而以,十几年后他将慢慢的离开你的怀抱,这时我们肯定想让他们的心中留下的是一份感恩,而不是没有人关爱的遗憾。如何评价补课,非三言两语可以道明,还需要长时间的实践检验。“存在即为合理”,只是这“合理”既有范围又有程度之别。见仁见智,各抒己见。但愿我的这块“砖”能引出更多的“金玉良言”。

补课背后的真相,家长一定要知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