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开学季,防骗高招不能少
开学季,一大波骗局来袭。遇上主动套近乎的“学姐”“学长”,居妹提醒你,你可千万别轻易相信! 眼下正值大中院校陆续开学的日子,很多大学新生都是第一次远离家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新生们的心理是兴奋、新奇、激动的,不过,此时更不应该放松警惕,从你们下火车的那一刻起,一路上就有形形色色的骗子在等着你。
接待人员要认清
1、案例1:小李同学去湖北上大学时,母亲送他到学校,在学校门口,3个戴着“新生接待人员”胸牌的男孩问他是不是来报到的,并问他是哪个院系,毫不设防的小李和母亲如实相告。 其中一个男孩表示,宿舍楼和院系的新生登记处离得比较远,拿着行李去不方便,他让另外两人在校门口看管皮箱,自己负责带小李他们去登记。小李和母亲听信了“接待人员”的话。到了院系门口,男孩突然说去上个厕所,随即一去不复返。小李和母亲回到学校门口,行李和另两个男孩已不见踪影。 警察提醒:这类冒充“接待人员”身份的骗子通常会在车站、学校门口出没,看见提着大包小包东张西望的行人,会主动“热情”地凑过来搭讪,并提出帮忙看管皮箱等物品。去学校报到最好是坐接站的校车,乘坐校车要认清校车的标识,不要理会来搭讪的陌生人,行李物品不要轻易离身。

寝室推销别轻信
1、案例3:“寝室推销”是新生安顿好之后最常遇到的骗局。骗子通常自称是勤工俭学的“学长学姐”,所推销的物品多与新生的学习生活息息枷讹般身相关,比如文具、充电宝、充值卡、手提电脑之类的,价格都非常低廉。 在广西某大学读大三的小林就曾遇到过这样的诱惑。 小林回忆,她刚来读大学的第一年,开学没多久,就有个女子找到宿舍来。女子自称是大四的“学姐”,目前在一家文具贸易公司实习。这名“学姐”表示,自己可以拿到一些出口的外贸文具,如果小林愿意做代理,可以低价拿货。 小林翻看了一下“学姐”拿来的样品,发现质量还不错,市场上至少要卖五六元。“学姐”称所有商品不论贵贱都以不到1元钱的单价批发给小林,但前提是必须一次性购买她手上总价400元钱的存货,并表示卖不完还可退货。听到“学姐”这么一说,小林很心动,当即和室友凑钱买了一批货。 然而她事后逐一打开包装才发现,很多文具都是劣质品,有些包装盒里甚至是空的。 警察提醒:应对寝室推销最有效的一条就是:“推销者说再多花言巧语都不轻信。”刚到学校很多东西需要添置,可以选择校内商店,熟悉网购的还可以在熟悉的网上商城购买,没必要贪小便宜买上门推销的东西。至于手机、电脑等“大件”,最好等自己熟悉了学校生活和周边环境后,再去专门的商业区购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