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镜文>的翻译
翻译:
无心公头发蓬乱面容污秽,客人拜访他,看了他的样子皆笑他;无心公觉得疑惑,看看镜子,发现自己颓丧的样子,简直不像人;他觉得十分恼火,拿起镜子就要把它摔坏;他数落镜子说:“自古以来,美的人自然就美,丑的人自然就丑。
我的美丑,你为什么要参与其中呢! 自从有了你,才分出所谓美的和丑的。独自—人的话缺陷就隐藏起来了,与你相互比照起来,缺陷就暴露了。人不得安宁,都是因为你的缘故。我要砸掉你的所谓‘明确’,来保全我的真实面目。”
说完,镜子中的神传过(镜子)回答说:“唉,你的见解多么的荒谬啊!我没有欺骗你,我反映的是真实的!对着水,看到自己的容貌;对着火,看到自己的影子,你虽然可以毁了我,(但是)你可以让天下水干涸,让天下火熄灭吗?你息怒,姑且先梳你的头,洗你的脸,对着镜子看,世间的美男子不过如此!”
原文:
无心公首蓬而面垢,客过之,视而笑。无心公疑之,窥镜而观,则傫然者,非人状也。怒甚,执镜将毁焉。数之曰:“上古之世,美者自美,恶者自恶。予美予恶,汝何与焉!自汝之立,美恶始分。独处则匿,相形则争。人之不靖,职汝之因。
我将毁汝之凿,而全我之真,庶其宙乎!”言未,有神自镜中越而答曰:“嘻!子何见之谬也!予非欺尔也,予实助尔!鉴于水者,见其容也;鉴于火者,见其影也。尔虽毁予,能竭天下之水,而熄天下之火乎?尔无怒,姑理尔首,涤尔面,窥镜而观,天下美丈夫不过也。”
此文出自清朝·俞长城《可仪堂文集》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无心公怒镜》是一个著名的寓言典故,文中的主人公无心公认为自己的丑态是镜子的过错,文章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发现到问题的存在以后,不应该寻找客观上面的原因,而应该先从主观因素考虑,主观因素才是导致错误产生的根源。
选文的无心公认为“首蓬面垢”不是自己的过错,而是镜子 所造成。其实,问题的产生,应该先从自身原因考虑,“镜子”不仅可以客观的反应人和事物的本来面貌,而且有助于人们正确的认识自己乃至世界。
作者简介:
清浙江桐乡人,字桐川。康熙五十一年进士,官编修。工古文,制艺亦能自成一家。尝评选宋王安石以来至清初诸老文百二十家。有《可仪堂集》。